未已:教育是一种双向的修行

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历时三天落下帷幕,这意味着决战时刻的即将到来。人均700多份的作文批阅,和往常一样,依然能戳中阅卷老师的痛点和笑点,有偏题跑题的,有潦草如风的,有不知所云的……然而,又有什么关系呢?在其中一份试卷的最后,我看到了一段后记,瞬间释然了:

老师,这可能是学生高考前最后一次在联考中写此作文了,本想写些许自身在高中的感悟、经历,来祭奠我这热烈的青春,但,我还是需要尊重一下试卷的嘛,所以认真地完成了这高考前的最后一篇作文。但我想还是要勇敢一下,“人生短短三万天”嘛,高考结束我一定要在球馆打一整天的球!!!我要去我想去的地方,“青春没有售价,硬座直达拉萨”!嘿嘿,老师到时带完高三的假期也要好好地休息休息呀!好啦!时间要不够啦,祝老师工作顺心,万事如意,希望我16天后的高考能超常发挥吧!(补:感谢老师能停下来看,不看也没关系哦!)

李春华/摄

字不太好看,甚至还有错别字,但,很暖。

这一定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孩子。在高中生涯即将结束的时刻,以这种方式向陌生的老师说出心里话,有点小紧张,有点小窃喜,或者,还有点小得意。很多美好的梦终要等到那个期限——高考后才能实现,虽然只是憧憬,却也让人从这憧憬里看到了一个孩子对未来热烈的爱与期待。他的梦想真的很简单很纯粹,痛快地打一场球,18岁的一次出门远行,都是实实在在马上就可以触摸到的梦。心有所待,才不会惧怕,不会逃避。

这一定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还不忘叮嘱老师高考结束好好休息,知道高三的老师和高三的学生一样辛苦和煎熬。尽管指尖划过那篇作文的我,不能因为这段文字的暖而给他很高的分,但是已在心底默念着他最后的那句希望了。祝福他吧!超常发挥!祝福每一个即将走上高考考场的孩子!

不由想起一句话:“教育最好的模样是点燃生命,而非雕刻完美。”永远没有完美,到底什么样的结局才配得上这一路走来的颠沛流离?也许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吧!双重身份的人着实有点尴尬。作为高中老师,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也被裹挟着必须去做些什么。时过境迁的一年里,也经常会用另一种身份去反思,如果再做一次中学生的家长,我一定要比、会比曾经的自己做得更好。可是,没有如果,跌跌撞撞中已完成了很多没有回头的征程。

这个世界,让云成云,让树成树,让花成花,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自然也是无比美好的事情。然,自然难求,如同本次作文中出现的“原图与滤镜”“真实与虚幻”的话题,其中之度,孰人可握?

教育是学问,是艺术,更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一场双向的修行。它的价值从来不取决于传递了多少有用没用的知识,而是教会了多少无知脆弱迷惘的灵魂,如何去爱,如何去温暖勇敢地活着。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