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去年,安徽省有将近100万新生儿出生,其中二孩的占比首次超过了一孩。不过,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总工会副主席李素萍通过调研发现,孩子没人带是育龄期女性最大的顾虑,为此,她建议国家通过政策扶持,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建立幼托机构,解决女职工的后顾之忧。
全国人大代表李素萍与本报记者合影。
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幼托服务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安徽省新生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安徽省共出生98.4万人,比2016年增加9.06%,其中二孩占比达53.43%,占比首次超过一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负担、工作压力日益加剧,“带孩子”越来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近八成婴幼儿是由祖辈参与日间看护,其中近50%的祖辈感到“无可奈何”,特别是照顾过“一孩”的祖辈不愿再照顾“二孩”的比例在上升。
“我在调研时发现,生育二孩给女职工就业带了很大的压力,很多女职工愁着生完孩子没人带,这成为阻碍女性生二孩的重要原因。”李素萍说,在计划经济时代,托儿所是政府、国营企业、事业单位的标配,为职工解决了“带孩子”的问题。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后,大部分企业取消了托儿所,托儿所在城市中逐渐消失,托儿服务由单位责任内化为家庭责任。在她看来,国家应该出台配套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托幼机构,解决女性及其家庭的后顾之忧。
“阳光家园”今年向社区延伸
实际上,为了解决女职工的后顾之忧,省总工会从2014年就启动了创建女职工“阳光家园”行动,并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基层建设女职工“阳光家园”。“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之后,安徽省全面推进‘阳光家园’建设,给怀孕和哺乳期的女职工提供休息的场所。”李素萍介绍,目前,安徽省已经挂牌建立了500多个“阳光家园”,主要集中在女职工较多的企事业单位、写字楼、商场、机场等公共场所和重点领域。她透露,今年“阳光家园”的建设将进一步向社区拓展延伸,同时不断完善和规范相关服务。
“关爱女职工是全社会的责任,安徽省有的企业做得非常好,设立了孕妈妈生产线、准妈妈服务线,从细节上关爱女职工。”李素萍坦言,由于近年来二孩生育需求集中释放,女职工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希望国家能给予这些企业一些政策优惠和支持。
将女职工更年期纳入劳保范围
“为了保障女职工的权益,安徽省专门制订并施行了《安徽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李素萍介绍,《特别规定》在国家规定的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四期”保护的基础上,将女职工更年期也纳入劳动保护范围,给予一定的特殊保护。同时,规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殊待遇,如为怀孕女职工、女职工哺乳提供休息、哺乳用房和必要设施等。
“全省各地工会在宣传贯彻国务院和省《特别规定》工作中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许多企业按规定将产前检查时间计入劳动时间,增加了‘休产假158天’‘发放卫生用品’的规定,并写入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在制度上落实女职工特别保护。”李素萍表示,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相关部门和企业要重视女职工的就业、孕产期以及3岁以下婴儿托管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建议制定《企业民主管理法》
除了妇女权益保护,李素萍还带来了关于制定《企业民主管理法》的建议。李素萍说,多年来我国企业民主管理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企业民主管理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的民主管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成熟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制度、体制和机制。
此外,制定《企业民主管理法》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法律和政策依据。2012年,中纪委、中组部、监察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工商联联合出台了《企业民主管理规定》,对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作出了系统全面的规定。“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出台了35 部有关企业民主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这些都为国家立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法律规范和保障职工民主参与权利也是国际惯例。”李素萍建议,全国人大尽快启动《企业民主管理法》的立法程序,为企业民主管理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特派记者 项磊 刘旸 叶晓 钟虹 摄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