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创新快乐,这是2016 年4 月26 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给安徽科技创新精英们的祝福,也是对中国科大师生的谆谆寄语。两年间,科研院校做出了哪些科研成果,创新企业开发出哪些新产品,年轻的学子对人生做了哪些努力和规划?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合肥到过的地方、见过的人进行了回访。
量子通信取得突破进展
“习总书记视察后,我们备受鼓舞,两年来可以说是‘撸起袖子加油干’。”潘建伟团队成员、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老师廖胜凯说,在量子通信方面,国际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后,在全体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到2017 年8月,已经实现了三大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和空间尺度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检验前沿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科研人员讲解“墨子号”量子卫星。
此外,去年量子通信还完成了一次重要突破——我国远距离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络“京沪干线”在2017 年9 月29 日正式开通。据介绍,“京沪干线”全长2000 余公里,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合肥等地,可为沿线城市间的金融机构、政府及国家安全部门提供高速、高安全等级的信息传输保障。
廖胜凯介绍说,开通当日,结合“京沪干线”与“墨子号”的天地链路,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使用量子加密视频会议系统,分别与合肥、济南、上海、新疆等地成功进行了通话。随后,又与奥地利科学院院长安东·塞林格进行了世界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视频通话。这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已构建出首个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为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潘建伟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的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习近平主席在2017 年新年贺词中提到“墨子号飞向太空”,在2018 年新年贺词中提到“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墨子号”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后,引起了国际学术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其中在2016 年和2017年,“墨子号”相关成果两次入选英国《自然》杂志点评的年度国际重大科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