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墨烯将变可穿戴设备
一张透明的薄膜,可以卷成卷纸状,还可以随意弯折——这不是普通薄膜,而是用最新纳米材料制造技术和工艺做成的新一代石墨烯银线复合柔性透明导电膜。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观看安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时,这个石墨烯导电膜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模型。如今,超大尺寸的透明导电膜即将在今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这种透明导电膜的技术,可以做成大尺寸的触摸屏,因为具备柔韧性可以开发柔性触控功能。”合肥微晶材料科技董事长吕鹏介绍说,经过两年的研发和技术升级,不仅大尺寸的触控样品已经出炉,石墨烯的产品也开发了不少,“比如利用石墨烯柔韧性开发可穿戴设备;利用其导电功能,在健康领域开发护腰、眼罩等可发热的红外产品,这些产品已经陆续上市。”
牙齿手术拍照将更精确
在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区,美亚光电的展示设备增加了新成员。
在中科大先研院,机器人现场导览受欢迎。
“两年前习总书记视察时,我们展示的设备还是一台中视野的口腔CBCT。”合肥美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究所副所长吴明介绍说,这两年美亚光电把设备进行升级,已经做成了一台超大视野的口腔CBCT,拍摄范围更大了,拍摄精度更是达到了0.12 毫米,在诊断领域用得更加广泛。
“精度的提升不仅能减少病人的痛苦,也能降低就医成本。”吴明说,传统齿科修护做模具需要咬石膏,精度不高,一次咬完不准确还要不断调整。这台机器的手持成像设备不仅小巧,还可以做到数字化三维成像,只要给牙齿“拍个照”就行了。像类似牙齿正畸手术,就可利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准确调整方案,把看病的成本降低。
创新环境吸引人才落户
在中国科大现场展示的安徽科技创新企业中,两年来都有不少科技创新产品问世。“两年前,总书记来视察时看了我们的4 款产品,这两年我们在总书记的鼓舞下,加大研发力度,取得飞速发展,又推出了8 款新产品。”华米科技副总裁章晓军告诉记者,这些新产品共15次获得全球工业设计大奖。截至2017 年12 月31 日,王牌产品小米手环总出货量已突破4500 万只。
今年初,华米科技还成为安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一方面中国市场非常强大,另一方面我们也得益于安徽的科技创新环境,给了企业新的发展空间。”章晓军说,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他清楚地记得,2016 年以前,华米想从北上广招人非常困难,不愿意落户合肥是主要因素。
“到了2016 年下半年,随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这一状况有了明显改观。”章晓军介绍,这两年好几个北上广名校的高材生选择到华米工作,并在合肥买房落户,甚至还有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高管把家从北京搬到了合肥。
用科技来解决民生难题
“两年前听了习总书记视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给了我们自主创新非常大的动力。”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杨带领的是一支来自中国科大计算机系的软件研发团队,也是我省软件龙头企业。
两年间,科大国创致力通过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政府、民生及各行业领域解决“ 痛点”,提升政务效率,增强百姓获得感,也打通了“产学研”的链条。“比如在民生领域,我们通过搭建的智慧平台助力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杨杨说,电梯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如何解决维保过程中的痛点,科大国创将数据采集部分、数据传输部分、中心处理部分以及应用软件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电梯物联网监控系统,进行维保和监控,既便于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又能减轻工人的工作量。据透露,“梯联网”项目刚起步,目前在少数地方试点,待成熟后将可推广。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吴碧琦/文 王从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