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长三角 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 共建共享 增进民生福祉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据安徽日报报道 人民群众获得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的最好检验。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三省一市携手并进,共同编制实施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民生共享”,从生态保护到民生工程,扩大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推动公共服务制度接轨,促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全力打造长三角幸福美好生活新家园。

联防联控 共护碧水蓝天

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

长三角地区是蓝天保卫战三大重点区域之一。黄浦江畔,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大楼,已成为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江苏、浙江、安徽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的预报员,每天将未来7天的空气质量预报信息发往这里。

信息共享、会商空气质量,是我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保联防联控的重要内容。“三省一市以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核心,努力做足‘联’字文章,区域生态协同保护进入新阶段。 ”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三省一市联合实施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方案,深化重污染天气区域应急联动,完成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目标和任务。

在三省一市共同努力下,长三角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区域内41个城市去年PM2.5年均浓度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2%;33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79.5%,同比提高9.2个百分点。今年第一季度,区域环境质量同比稳中有升,PM2.5平均浓度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

长三角环保合作,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从海拔1629米的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六股尖发源,新安江逶迤东流,汇入钱塘江。千百年来,一江新安水,情牵皖浙两地人。从2012年起,皖浙两省在新安江流域实施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从源头保护水质,走互利共赢之路。新安江已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两省通过两轮试点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成功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安江样板。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两省试点已进入第三轮,在继续坚持“稳中向好”原则下,进一步突出精准施策,探索多元化的补偿方式,推进杭州市与黄山市在园区、产业、人才、文化、旅游、论坛等方面深入合作。

联防联控,长三角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正在加速推进。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谋划新项目新机制,加快完善协同监管机制,提升协作水平,打造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样板区,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

优质供给 关爱居民健康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卫生健康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重要领域,在跨区域城市群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沪苏浙皖正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医疗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发挥医疗资源的协同合作优势,在优质资源下沉、共同卫生、互联互通、异地就医、医保结算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

卢洪洲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助理、内科学博士生导师。他情牵家乡安徽,2017年牵头成立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医疗专家委员会,汇聚上海三级甲等医院中的皖籍著名专家教授,利用优势医疗资源,对安徽县级医院进行对口帮扶,推动沪皖医疗合作。该团队每年都举办活动,组织专家深入安徽基层,通过现场义诊、培训讲座、手术演示等方式,助力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水平,使得当地疑难重症患者就近在县医院就可以治疗。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卫生健康领域合作迈出新步伐。近日,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共聚上海,签署三省一市卫生健康合作备忘录。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中医专科联盟、长三角罕见病实验诊断协作中心等呼之欲出,助力推进长三角地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三省一市在卫生健康领域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资源一体化等方面实现政策衔接、资源共享、优质供给,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让更多患者受益。

互联互通 创造普惠便利

去年12月25日,杭黄高铁正式通车。从徽杭古道到杭黄高铁,浙皖两地的一体化发展展开新的篇章。放眼三省一市,“轨道上的长三角”和世界级机场群加快建设,区域内“1小时至3小时生活圈”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长三角“串门”更便捷,区域性异地门诊拉卡结算,“一网通办”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体化的红利正不断释放。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先导和支撑。去年,我省区域铁路网络建设和机场建设不断加快,建成黄山至杭州高铁,新增铁路运营里程80公里;开工建设南昌至景德镇至黄山高铁;积极推进商合杭、合安九等在建项目建设;会同江苏省积极推进合新高铁、宁淮城际等项目前期工作。我省初步形成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为中心的“一干四支”机场发展格局,新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大关。

打通与苏浙两省的“断头路”,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我省加快推进项目实施。与浙江省相接的宁宣杭宁国至千秋关段已于2015年建成通车;与江苏省相接的溧阳至宁德安徽段、宁宣杭狸桥至宣城段,已分别于2016年、2017年建成通车。黄山至千岛湖高速公路安徽段已开工建设,宁国至安吉高速公路安徽段启动了前期工作。长三角普通国省道省际“断头路”贯通了2条、开工建设了4条。

交通互联、信息互通,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企业和群众。合肥、芜湖、宣城与沪苏浙六地市联合成立G60科创走廊实体化运作的联席会议办公室,积极推进“一网通办”等改革举措,做实“一网受理、九城通办”。今年4月19日,合肥、上海两地城市轨道交通二维码乘车实现互联互通。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体化发展,聚焦普惠便利,在医疗、教育、文化、旅游、档案等领域持续优化区域公共服务供给;创新采取品牌输出、合作共建等方式,引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推动公共服务互认共享;提升社会保障服务便利化水平,扩大社会保险异地互认,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等,提升群众获得感。(记者 夏胜为 胡旭 郑莉)

原标题:长三角 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 共建共享 增进民生福祉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调研行⑧
责任编辑:彭玲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