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8月12日上午9时52分,伴随着最后两米的溃口被挖掘机用土方填埋,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境内的千亩圩口七一圩长达80余米的溃口顺利合拢。
现场数辆满载着渣土的工程车在等待着,十余名党员、民兵和群众配合着挖机对圩堤进行培土加固。现场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待将圩堤加固垫高之后,七一圩的灾后修复工作就圆满完工。
“七一圩是在7月7日下午6时漫破的。”洪林镇水利站站长张耕夫介绍,当时由于持续的强降雨天气,导致南漪湖水位急剧上升,七一圩出现了多处险情。当天下午6时,七一圩北边原本一处已经被修复好的险段突然发生溃堤,不到半小时就被洪水撕出了一个二十多米的裂口。当时南漪湖水位已经达到了13.3米。
据了解,七一圩位于洪林镇七景村,西临沙河,北临南漪湖,是洪林镇境内第三大圩口,圩内无人员居住,但有4000余亩虾稻田。七一圩溃堤后,周边多条道路涉水,影响周围几个村民组上百人的出行,圩内良田悉数被淹。
“圩堤修复好了,就能尽快将农田里的水排出去。趁着现在还来得及,虽然种不了水稻了,但是我们还能抢种一些其他的经济作物,尽可能地减小我们的损失。”参与圩堤修复的洪林镇七景村崔村组村民罗少云说。
据洪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申长意介绍,洪林镇今年灾后需要修复的圩堤共有11处,具体的修复方案已经制定,修复的资金、人员和设备已经全部到位,争取在9月上旬完成所有灾后水毁项目的修复工作,尽早将圩内洪水排出。届时当地政府将安排专业的农技人员及时帮助灾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开展抢种工作,尽可能将洪水给广大农户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蒋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曹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