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导弹兵王”退休,先后6次受习主席接见,年内将回安徽休宁老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020 年5 月15 日,对“八一勋章”获得者、一级军士长、“导弹兵王”王忠心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入伍34 年、当了30 年班长的他光荣退休了!34 年来,王忠心始终初心不改,保持忠诚本色,获评第五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被中央军委授予“八一勋章”,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先后6 次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谈及退休,王忠心说,心中对部队有不舍,但总要离开。此生最难忘的是军营,最无悔的是军旅,最无憾的是穿了34 年的军装。谈及退休后的打算,他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现在还在云南,今年会回休宁老家。

5月13日,王忠心(左)在退休仪式前向四级军士长赵洋交接武器装备清单。新华社发

谈退休  对部队有不舍,但总要离开

王忠心,一个书写传奇的名字。他1968年10月出生在安徽休宁县,1986年12月入伍。当兵34年,他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小伙,成长为全军闻名的“导弹兵王”。

记者了解到,2016年,王忠心已经达到30年的士兵服役最高年限,可以光荣退休。当时他递交了退休申请,打算待批准后回到休宁老家,照顾妻子,服侍老母亲安享晚年。然而因为部队改革,新装备训练又急需人,所以他决定留下来,申请了延迟退休,继续坚守在导弹事业的岗位上培养更多的人才。“那时候我们改革,需要人才,还要培训,所以我就没走。”王忠心说。

这一延迟就是4年。今年5月15日,王忠心最后一次出操,最后一次上岗,并用军礼向战位告别。当天上午,在雄壮激扬的义勇军进行曲中,王忠心和其他3名获准退休的火箭军某旅一级军士长军容严整,走上前台告别军旗。之后他们同该旅4名常委一道,为8名晋升的高级士官佩戴军衔, 为旅第五批“学习王忠心砺剑班组”“学习王忠心砺剑标兵”人员颁奖。

这一天,王忠心光荣退休。谈及退休的心情,他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说,在部队这么多年,很不舍得,但是总要离开的,“年轻的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了,有朝气有活力,他们可以担当责任,所以我走了,给年轻人更好的舞台。”

正如王忠心所说,在他的身后,一群鲜为人知的年轻技术骨干已经成长起来,他们接过王忠心手中的接力棒,接过这份护卫“大国长剑”的伟大事业,守卫大好河山与万家灯火。

5月15日,王忠心向着导弹敬上最后一个军礼。《人民日报》供图

谈军旅  最无憾的是穿了34年的军装

1986 年12 月,王忠心入伍。从入伍的第一天起,他就笃定一个信念:技术就是士兵的看家本领,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最好。

一枚导弹横跨各个领域多个学科,为了给自己充电,王忠心翻烂了20 多本专业教材;为啃下电路图这块“硬骨头”,他硬是把十几米长的图纸化整为零,反复默画背记在心;为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仅一个电缆插拔动作他会练习上千次。

当兵34 年,王忠心精通19 个导弹测控岗位,参加过1500 余次实装操作训练、20 多次实弹发射演练,没有下错一个口令、做错一个动作、连错一根电缆、报错一个信号、记错一个数据、按错一个按钮、损坏一件仪器。他写下近20 万字导弹专业学习笔记,参与20 余本教案和规程编写,被官兵誉为“操作王”“排故王”“示教王”。

他是解放军最传奇的士官之一,也是全军首位获得“八一勋章”的士官。据悉,王忠心先后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原第二炮兵十大砺剑尖兵、十大优秀士官、十大好班长标兵,3 次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2015 年被原第二炮兵授予“践行强军目标模范士官”荣誉称号,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等,先后6 次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

34 年,王忠心将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部队,无限忠诚在兵心。面对荣誉,王忠心说:“我只是普通的岗位上普通的兵,只是部队众多优秀官兵的一个缩影,是部队培养了我、组织成就了我、战友家人支持了我。”

“踏踏实实做事情,我就是这么走过来。”谈及34 年的军旅生涯,王忠心说,此生最难忘的是军营,最无悔的是军旅,最无憾的是穿了34年的军装。

5月13日,王忠心最后一次在战斗号位上操作。 新华社发(刘明松 摄)

谈打算还没想好,今年会回休宁老家

入伍34 年,王忠心始终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他当了30 年的班长,始终以“把兵带好、把班管好”作为职责本分,在当好“兵头将尾”上倾尽心力,总结“王忠心科学带兵24 法”,所带战士5 人提干,6 人走上旅团领导岗位,11 人考上军校,45 人成为技术骨干,多人被树为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了“酵母”作用,赢得基层官兵由衷敬佩。

在离开军营之际,王忠心寄语年轻士兵:“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今天不努力,明天你就会被部队淘汰。部队是个大熔炉,只要在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一定会有所作为。”

王忠心的弟弟王忠宝曾经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小时候家里很困难,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兄弟姐妹四人,王忠心排行老二,他排老三,“哥哥从小就很向往部队,特别能吃苦,10岁左右就会帮着父母干农活,插秧、收稻子都不在话下。”

王忠宝说,哥哥当兵后回家少,平时主要通过电话和家人们联系。以前哥哥大约四五年才能回家一次,后来一年能回来一两次,还是像以前一样,在家陪老母亲种菜、锄草。

那么,退休后有哪些打算,会回休宁老家吗?王忠心说,5 月15 日正式退休,现在还没想好做什么,“会在云南待一段时间,今年肯定会回去,具体时间没有定。”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钟虹



标签:

新安才汇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