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全国优秀气象预报员段春锋:仰望天空 守望江淮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今年39岁的段春锋,是气候与气候变化领域正高级工程师,中组部、团中央第20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在科技创新与气候服务融合方面表现突出——研发6项模式解释应用预测模型,提高了气候预测准确率;2016年准确预测我省长江流域严重洪涝,为防汛做出积极贡献......

段春锋2012年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现任安徽省气候中心气候预测科科长,多年来奋战在气候预测一线业务岗位上。

短期气候预测是对月、季、年时间尺度的气候趋势和气候灾害进行科学预测,在党委政府决策和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底到2016年初,罕见的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席卷全球,段春锋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变化,最终通过分析气象资料,科学研判超强厄尔尼诺将对我省气候产生影响“根据数值推演,长江流域将会产生严重洪涝。”

对于这样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预测结论,段春锋做到了既大胆研判,又小心求证。坚持立足早,2016年2月,段春锋牵头制作的一份气候年景预测专题材料被省气象局呈报给省委省政府;坚持滚动服务,当年4月和5月,省气象局又滚动向省委省政府呈报了汛期气候预测专题材料;力求预测精准,段春锋主导的安徽省气候中心气候预测科果断预测,当年我省沿江地带为汛期异常多雨中心,首次预测降水偏多幅度达5-8成,提请相关部门做好防汛准备。后来证实,安徽省气候中心“气候年景偏差,洪涝灾害偏重,沿江为异常多雨中心”等预测结论准确,服务成效显著,受到各级政府和防汛部门肯定,段春锋本人在汛期气象服务中表现突出,荣获全省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

段春锋主导的安徽省气候预测成绩优异,近5年平均预测质量较国家气候中心指导预报提高14%,尤其降水预测提高24%,为我省气候预测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做出重要贡献。作为气候预测领班,审核把关的安徽省防汛抗旱工作会商调度专题会服务材料获省领导批示,进博会气候预测服务保障获致谢。因业务成绩突出,荣获全国优秀气象预报员、省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安徽省优秀值班预报员,8年中有4年考核优秀。

段春锋还一直坚持技术创新与预测业务相融合、两促进。近年来,段春锋研发的汛期降水分离时间尺度降尺度预测模型,多模式集合预测模型,寒露风物理因子预测模型等6项成果投入业务应用,提升了我省气候预测科技含量和客观化水平,增强了气候预测业务能力。

作为中国气象局业务试点技术骨干,在全国率先建设面向农业的本地化特色化气候预测业务。段春锋克服了“跨专业、时间紧、领域新、经验少”等困难,研制预测模型和检验方法,建立了关键农时农事气候条件和气象灾害预测技术体系,成果集成到国家气候中心CIPAS平台推广应用,奠定了气候预测为农服务的坚实基础。为发挥试点实效,他加班加点将成果业务转化,对省市县开展针对性气候服务,该工作荣获2016年全省气象部门创新工作。

作为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团队骨干,段春锋创新建立了淮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陆气通量监测评估技术。成果在国家气候中心、安徽省气候中心和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业务应用,形成2份决策服务材料,并编入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和安徽省气候变化监测公报,是24个国家气候观象台中唯一入选气候变化蓝皮书。研制碳、水与能量通量和梯度气象数据集12项,在安徽省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发布,为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5年以来,段春锋主持了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5项,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省气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这些成果在业务中得到了转化应用,在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成效。通过凝练科研成果,段春锋发表论文5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20篇,其中SCIE收录2篇,EI收录4篇。

王兵  耿天宇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赵明玉

编辑 陶娜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