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拼“长”会赢丨全国人大代表陈红枫: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

“近年来,长三角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加强,在皖江频频可见‘水中国宝’长江江豚结伴嬉戏,‘鸟中国宝’东方白鹳重返巢湖……”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红枫建议,加快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

推进长三角标准一体化,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标准编制至关重要。陈红枫表示,近年来,长三角标准一体化工作合作机制发挥实效,三省一市制定发布了《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6项一体化标准。

另外,陈红枫看到,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丰硕成果。比如,安徽积极推动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联合杭州市编制《新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

对于长三角生态一体化发展,陈红枫建议,加快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完善统一组织、统一制度、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的推进机制。充分发挥长三角“绿水青山”生态资源优势,携手打造长江、淮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协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不断完善跨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从共保联治向共同开发、共享优质生态产品拓展,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

新安晚报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刘旸  叶晓  实习生 黄子健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李佳蔚

新民晚报记者 毛丽君

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刘丽媛 石小磊

杭州日报记者  张世新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