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在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副主任李宏的记忆里,同事闫树泉的身影总与工作紧紧相连——不是步履匆匆、奔赴在下一段工作的征程中;便是埋首案牍、专注耕耘于岗位之上。
二十年如一日践行新闻“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如同一头“老黄牛”任劳任怨坚守采编一线,因积劳成疾,罹患癌症,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原掌上安庆编辑部主任闫树泉的生命定格在2025年4月30日。这位对事业付出全部热爱的新闻人,停下了他孜孜不倦的笔,年仅44岁。
闫树泉在采访中
脚步丈量安庆,文字记录变迁
办公桌上,记载着工作日志的黑色笔记本和各种标注的文件材料仍摆放着;办公室一角,常年放着的折叠床仍在,这些是闫树泉新闻生涯中最后的留存。
1981年9月,闫树泉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麦浪翻滚的广袤田野,不仅给予了他质朴的成长环境,更赋予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
2004年,从安徽大学新闻系毕业后,闫树泉带着对新闻事业的满腔热忱,毅然扎根安庆。他成为《安庆日报・下午版》《安庆晚报》的记者,就此踏上了一段用脚步丈量安庆、用文字记录时代的征程。
十年的记者生涯,闫树泉的身影如同灵动的音符,跳跃在安庆的每一个角落。深夜的街头巷尾,他捕捉着城市的烟火气息;建筑工地低矮的工棚,他倾听着劳动者的心声;执法的第一现场,他追寻着公平与正义;繁忙的工厂车间,他见证着发展的力量;泥泞的田间地头,他感受着土地的温度。
同事卢向波不禁感叹:“他一个外地人,却比本地人还熟悉安庆的大街小巷。”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探寻的足迹,每一篇报道,都凝聚着他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热爱。
在新闻报道的道路上,闫树泉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那就是真实与负责。大观区玉琳路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刘亮,曾与闫树泉有过工作交集,他回忆起闫树泉在报道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时,那股认真劲儿令人钦佩。为了确保报道的准确性,闫树泉连续几天蹲点,眼睛紧紧盯着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反复核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工商执法现场,他对细节的追问,让执法人员都不禁赞叹:“这记者比我们还较真!”
在他眼中,新闻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对社会的责任,对公众的交代。闫树泉深知,只有真实、准确的报道,才能真正为民众发声,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一个寒冬的夜晚,大雪纷飞,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白色的幕布所覆盖。闫树泉裹着那件暗黄色的旧夹袄,穿梭在建筑工地低矮的工棚间。工棚里,寒风呼啸,他的手冻得瑟瑟发抖,但他的眼神却无比坚定。他仔细记录着工人被欠薪的明细,那一笔一划,仿佛都承载着工人们的希望。
为了核实欠薪线索,他连续多日冒着严寒蹲守在建筑工地。在劳动监察的投诉窗口,他看到一位讨薪老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心中涌起一阵怜悯,悄悄把手套塞给了老人。那一刻,他不仅是一位记者,更是一位心怀大爱的温暖使者。
他总是说:”记者是讲良心话的人。”安庆市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负责人陈璧回忆起与闫树泉共事的日子,感慨地说:“我们是同时参加工作的,闫树泉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每次翻看泛黄的剪报,都仿佛看见他瘦小的身影穿梭在维权现场。
环保夜查,对于跑环保口子新闻的闫树泉来说,“沾泥土、带露珠”是工作的常态。安庆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潘伟至今还记得,那些夜晚,闫树泉常常背着单肩包、拿着笔记本,紧紧跟在执法人员后面,趟着泥泞的小路,去记录噪音污染数据。
闫树泉采写的稿件
在媒体转型浪潮中,开启了“白+黑”的拼搏模式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媒体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变革。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每一次变革,都是对新闻人的巨大挑战。闫树泉,这位践行新闻理想的书写者和前行者,作为安庆新媒体发展的开拓者,他的初心从未改变。
2013年,媒体转型浪潮如汹涌的波涛,席卷全国。闫树泉,这位在传统媒体领域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记者,毅然决然地跳入数字洪流,转战新媒体平台。面对全然陌生的技术领域,他没有丝毫畏惧,反而以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开启了“白+黑”的拼搏模式。
在新媒体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未知的,犹如一片广袤的技术荒漠。闫树泉从零开始,自学网络安全技术。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种专业书籍,那些被翻得卷边的书页,见证了他无数个日夜的刻苦钻研。他逐字打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安全评估报告》,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同事袁勃回忆起掌上安庆客户端建设攻关的关键期,感慨地说:“他连续一周吃住在办公室里,完善自评流程。那一周,他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在这片技术荒漠中艰难拓荒,一步一个脚印,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016年,在闫树泉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安庆新闻网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成为安徽省首批跻身“国家一类”的非省会城市新闻单位网站,与新华网、人民网等同列。这一荣耀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是闫树泉和团队成员们用汗水浇灌出的花朵。
然而,荣耀并未让他们停下前进的脚步。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筹建“融媒体中央厨房”、拓展新媒体矩阵、打造“掌上安庆”客户端……这些全新的领域,如同重重高山,横亘在他们面前。但闫树泉没有丝毫退缩,他带领部门同事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日夜兼程努力前行。
闫树泉组织召开掌上安庆编辑部业务会议
如同一头“老黄牛”,一生诠释“我是新闻人”
闫树泉与同事的努力,使“掌上安庆”实现下载量120万+,打造众多爆款新媒体作品,他本人也连续8年获评先进,多次荣获安徽新闻奖。然而,再多荣誉,都不及他对新闻的深情。
2024年4月,被查出壶腹部肿瘤,闫树泉无奈暂别岗位,辗转多地求医。即便在与病魔抗争的艰难日子里,工作仍是他心中的牵挂。妻子陈颖说,他常念叨“我还有好多工作没干完,要积极治疗回去工作”。同事张馨也感慨,谈及工作,病中的他立刻精神焕发。
2024年11月,闫树泉在河北还托同事代办摩托车年审,盼着病好骑车上班;2025年2月,记者证换证,他不忘嘱咐准备材料;4月病情恶化,他在病床上仍登录“掌上安庆”技术后台。聊天记录九成与工作相关,回安庆时还会去工位坐坐。
今年4月,生命弥留之际,闫树泉牵挂的还是“掌上安庆”升级改版,呓语中喊着“我要去上班”“同志们,加油干!”
目前,用一生诠释“我是新闻人“的闫树泉已被追授为“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本文图片均由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提供)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编辑 许大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