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仅仅一个上午门诊,我们就接诊了10例带状疱疹患者。"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张万高表示,炎热的夏季里,许多市民贪凉、饮食不节制,导致免疫力波动,容易引发健康风险。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血糖血压不稳不仅加重病情,更易诱发带状疱疹等并发症。
近日,一场主题为"警惕‘蛇’缠腰,主动更健康"的科普活动在合肥举行。面对这一"定时炸弹",慢性病患者如何有效预防、安全度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张万高,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主任胡静云就慢病人群如何稳住血糖血压、预防带状疱疹进行答疑解惑。
三伏天免疫力"告急",警惕带状疱疹"趁虚而入"
"夏季气温高,我们的血管比较容易扩张,加上出汗,血液黏稠度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例如心梗、脑梗的发生率更高。"此外,张万高表示,夏季糖尿病患者过量食用含糖量比较高的水果也容易引发血糖较为明显的波动。同时,室内外温差大,冷热的刺激也会影响机体免疫力调节功能,可能会增加带状疱疹等疾病发生风险。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张万高(左)。
张万高告诉记者,光是当日上午,他就已经接诊了10例带状疱疹的患者。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生蛇",与其他皮肤病不同,这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数据显示,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它不仅会对皮肤造成损伤,让患者感受到剧烈的疼痛,甚至还会对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困扰。
50岁以上为带状疱疹的易发人群,此外,像免疫力比较薄弱的一些糖尿病、高血压等"三高"患者,一旦罹患带状疱疹,可能会发生更严重的后果。张万高介绍,糖尿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风险比一般人可高达60%,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也比普通人高39%。"罹患带状疱疹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风险升高,且神经痛更为严重和持久,短期内心梗风险也增加了68%。"
张万高强调:"夏季来临,50岁以上、慢性病控制不佳的中老年人尤其需要高度警惕,避免病毒‘趁虚而入’引发剧烈神经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他建议,中老年人群尤其是有慢性病的患者,夏季一定要适度运动、清淡饮食,高温天不要舍不得开空调,避免夜间热到睡不好引发免疫力的波动。
"对于50岁以上,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而言,还要积极评估自身罹患带状疱疹等疾病的风险,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接种疫苗,主动做好自我的健康管理,安稳度夏。"张万高说道。
家门口的"健康管家",让带状疱疹预防更可及
"夏季温度高,来社区就诊的病人明显增多,大部分都是50岁以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患者,这些也是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胡静云强调,50岁以上的中老年慢病人群要积极做好预防,树立主动健康的理念,远离带状疱疹的侵袭。
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心主任 胡静云
胡静云介绍:“我们社区属于老城区,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针对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健康管理,社区还积极探索了‘慢病一体化门诊’,让更多居民在我们社区就能做到慢性病的全流程管控。”针对夏季可能罹患的带状疱疹等疾病,社区还有相应的周末预防接种门诊等延时服务,全科医生在日常的慢病门诊中,还能给需要的患者开具疫苗处方,让他们尽早意识到自身罹患带状疱疹等疾病的风险,尽早预防。
一些慢性病人群会对疫苗接种有所顾虑,对此,胡静云表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在接种疫苗前,可以跟医生进行充分有效地沟通。"我们的全科医生也会给患者做一个全面的健康体检,同时还会就疫苗的保护效果、保护时长、接种禁忌、安全性等信息进行专业详细的解答,从而打消患者对于疫苗接种的担忧。"
胡静云强调,疫苗是保护居民健康,免受疾病侵袭的盾牌,慢性病人群尤其需要关注疫苗的重要价值,在慢性病稳定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降低罹患带状疱疹等疾病的风险。“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预防接种和健康管理的便民服务,惠及更多居民朋友,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健康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
大皖新闻见习记者 张旭凡
编辑 许大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