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谷系列报道之四
编者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时代悄然而来。时代进步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编程教育应运而生。乔布斯曾说:“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如何编程,因为编程教会你如何思考。”事实究竟如何?风口浪尖的编程教育,何以乘风而上?跟随本期《大咖薇聊》一起寻找答案。
本期嘉宾: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化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田钰
安徽先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远
看点一【一款“编”玩“编”学的机器人】
吴薇: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款机器人吗?它是专门用作编程启蒙教育的吗?
姚总:这是一款针对青少年编程启蒙教育的机器人,它叫TABO,是目前国内第一台可以实现虚拟场景和现实双向交互的编程教育机器人。
吴薇:这种虚拟场景的人机交互,是怎么实现的呢?
姚总:我们的核心技术,在于一个信息的双向交互。首先是蓝牙和我们的平台进行连接。另外机器人底部有三个触点。在接触到pad的时候, pad就可以感知到它所在的位置,配合蓝牙信息的传输去完成整体动作。同时运用了一个模块化的叫Scratch的编程语言,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看点二【编程机器人市场的”冰与火之歌“】
吴薇:市场上的早教机器人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故事机器人,还有英语交互机器人,姚总您当时是怎么想到以编程教育机器人这个点来创业呢?
姚总:您刚才说的那几种机型,我们统一称作陪伴机器人,我觉得这类产品的粘性和延展性较差,但编程的延展性非常大,这是从产品特点来说。第二,我们认为将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想深入的去了解人工智能,那么学习编程语言是唯一的途径。第三,现在国家也相应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在去年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编程教育重要程度等同于学科课程,要作为小学三到六年级阶段的必修课程。这个机会也是促使我们创业的一个非常大的动力。
吴薇:现在政策、趋势都是利好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类似的编程教育产品破土而出。姚总怎么看待少儿编程教育市场?
姚总:少儿编程在美国的市场覆盖率已经达到百分之六十多了,在英国、日本包括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市场覆盖率也是远远高于我们,国内的覆盖率还不到百分之二。现在少儿编程教育看似如火如荼,但是实际上很多的孩子还没有接触到它。所以说这个市场很庞大,将来可能会有无限的发展。
吴薇: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姚总您带领的这个公司如何能够脱颖而出?
姚总:市面上的少儿编程教育公司,大多还是模仿了类似乐高那样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我们现在主要的一个业务模式,是用一种To B进学校,政府采购的模式,可以真正的在学校里去落地应用。同时也有一定的覆盖量,以帮助未来更好的去做To C发展的准备。而且将来我觉得整个的发展趋势一定会从内容上去发展。因为我一直认为硬件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我认为内容和知识是永远不会过期的。所以我觉得将来最大的竞争就在于内容和服务。
看点三【专家解读:编程教育何以乘风而上】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化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田钰
吴薇:目前国内、省内,包括我们合肥的学校开展编程教育的情况是怎样的?
田钰:以前安徽省和合肥市的信息技术教材,把编程教育作为选修课。201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将编程教育纳入必修课。也就是说,合格的高中生必须要掌握编程的技术。那么现在的初中呢,我省使用的省编教材里有VB编程学习,小学里面有Logo和Scratch这样简单易学的编程学习,可以说编程已经是我们当今中小学重要的一个新技术教学内容。
吴薇:火热的背后,您觉得是什么在驱动编程教育行业蓬勃发展?
田钰: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会碰到许多和程序相关的问题,要求人们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需要用这种计算思维,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来解决问题。在当今,我们也经常会和一些智能设备打交道,也需要我们能了解程序。此外,国家还出台的一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相关的文件,也推动了编程教育进一步的发展。
吴薇:从电视新闻到网络媒体,乃至相关政策和趋势,我们都看得出来,编程的出镜率也越来越高了。相信无论是怎样的创业模式,无论是以素质教育还是课外辅导为载体,都是一种对未来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和尝试,最终都会给教育行业带来新的变革,培养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才离不开这样教育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