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程耀恺:车前草

楼下有块空地,荒草披离,有老先生拓荒种了几株薄荷、栀子与绣球什么的,突然有人跳出来干预,说已在上面种了药材。至于什么药材,闭口不谈,众人猜测,或许是车前草!

车前草要种植吗?天晓得。这种随处可见的野草,因为宽卵形叶片有不规则波状浅齿,再加上4~7条弧形叶脉,在我的故乡六安被称为“猪耳朵穗子”。而在盎格鲁·撒克逊语中,它是“长在路边的宽叶草”。这两种名称,前者以形象取意,后者道出它的典型习性与栖居环境。车前草之名,则通用于东西方,且都与人类有着或深或浅的瓜葛。

草木与“车”字攀亲,在中国还有车叶草、车桑子,然而这亲是如何攀上的?一向语焉不详。一千年前,盎格鲁·撒克逊人有一首《九草诗》,写的是在他们看来是圣草的九种植物,《九草诗》是这样写车前草的:而你,车前草,百草之母,坐东向西而开,蕴含力量,在你上方碾过了战车,行过了女王的坐骑,在你上方新娘哭泣,牛铃叮当……

这首诗把“草”与“车”牵扯到了一块,用诗的语言为“车前草”作了恰如其分的名词解释。

在中国,也有写车前草的诗,比《九草诗》还要早一千多年,但我们的祖先却以别样的名字赐予它:芣苢。《诗经·周南·芣苢》是当时人们采集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里相当一部分诗,借助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营造出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然而女人在春天的原野上,采芣苢,采到了。那么,采回做什么呢?《毛传》解释道:此草“宜怀任(妊)”。也就是说,芣苢有助妊之功,所以采芣苢的人,才有那样的好心情:“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在英国,车前草被视为圣草,视为百草之母,它柔韧的力量,便从单纯治疗,延伸到辟邪和占卜的领域,一般草药肯定不具备如此能耐。理查德·梅比的《杂草的故事》里有一段生动描述:

仲夏节的贝里克郡,年轻女子们用开花的车前草,为自己预测未来的爱人。这样的占卜不但微妙,甚至带有情欲的意味。占卜是取两根“老鼠尾巴”般的穗状花序,并去掉上面所有可见的紫色花药(这是盛有花粉的雄性花器尖端)。将这两个花序用酸模叶包好,放在一块石头下面。如果第二天花序上萌发了更多的花药,就说明恋情将近。

同书还记录了英国古文物收藏家、自然哲学家、作家约翰·奥布里于1694年6月24日的见闻。约翰·奥布里当天在蒙塔古大楼旁边的草地上散步,看到二十几个女子,“她们中大部分人衣着光鲜,跪在地上,十分忙碌的样子,像是在除草。”他向一名年轻男子询问她们在做什么,得到的回答是:“她们在找车前草根下的木炭,晚上把这些木炭放在枕下,就能梦见未来丈夫的模样。”

中国的古人采摘车前草用来助孕,英国古人则用车前草预测未来。这说明,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文化语境里,完全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使命。

车前草的药用价值,在于它的叶子里含有高比例的单宁,有收敛伤口与止血之功效,仅此而已。清代学者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说车前草“野人亦煮啖之”,是说乡野之人拿它来食用。估计这是灾年度荒,不得已,才拿来煮而啖之。我有很长的乡村生活经历,还从没见过有人食用车前草,反倒是近年,乡下大妈采了车前草,束成把,拿到城里卖。城里人听说能清火,有养生之效,买回去,美滋滋的。

以野草引导吐纳,四时调摄,颐养生命;以野草来占卜,预测未来的爱人。东方太实际,西方太浪漫,夹在中间的车前草,会不会被强烈的倒错感缠绕起来呢?天晓得。


新安才汇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