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自语】开心点,朋友们

脱口秀大会起码不至于冒犯到你吧。

脱口秀大会第五季的豆瓣评分,我看到的至暗时刻是4.8分,基本和某些匪夷所思的国产影视剧处在同一水平线。原因大概有三:段子不好笑了,领笑员“太好笑”了,选手去留操作被放大了。每个人不仅认为自己能说五分钟脱口秀,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开口闭口艾特一下乔治•卡林,大家还都在平台上看到了美国版吐槽大会,惊叹于美国人的玩笑才真正可以定义“冒犯的艺术”——确实,譬如贾斯汀•比伯和布鲁斯•威利斯的专场,何止是冒犯,而是应该由电视行业协会评级,像电影一样“分级”。

让这帮老嘴炮出阵怼王朗,诸葛亮听完还是会赞叹一句: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个人当然没觉得,脱口秀大会的基本价值立场和游戏规则已经沦落到“超女”时代,而且越看到最后,也越能感觉到,这个行业的根基或者基本面,确实仍然是笑果文化的核心构架。在最后时刻拯救节目的,是曾经沧海的庞博杨笠,是绝对顶尖水准的广智志胜,是文本高级的建国鸟鸟。当然童漠男们也很肉食动物,天花板之上,和天花板之下,是存在一种张力的,面上说,现存的选手是可以代表金线之上的中国脱口秀水平的。

其实很多东西都在变化,包括一档综艺节目的情节闪回频率,包括一档综艺节目的煽情力度,包括一档综艺节目对于价值观输出的执念,甚至一档综艺节目广告植入的方式。我觉得总体上,它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一样,仍然是很年轻的节目,如果你执意认为删删减减是对你的冒犯,那可能你还是更适合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

我觉得李诞对刘震云老师的尊敬是发自肺腑的,就像我认为李诞请来那英可能是半推半就的,至于请来的周迅说出“你说的凶宅是不是真的凶宅”应该也不是刻意的,当我们认为他们所有人都不专业的时候,当我们认为他们大部分人都不如罗老师更懂脱口秀的时候,其实也应该反过来想一下,难道评价一场脱口秀好不好的标准,不是一个个具体的观众?当然包括所谓“领笑员”在内。

大家反感某些人,可能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脱口秀,或者笑点跟你长的地方不一样,而是说,他们没有投入这件事,没有“用真心”。其实有一个细节,就是一个爆梗出来的时候,镜头找的更多的是大张伟和李诞,大张伟笑点的开放和偏僻,肢体语言和表情的诚实与放松,才是老罗夸他有大局观的原因。认真的综艺,和表演的综艺,这里面还是有点差别。

当你意识到有镜头对着你,你是很难摒弃表演的,区别只是你被放大的倍数,以及你被放大的演技是拙劣的还是优秀的。所以作为领笑员,懂不懂还是其次,关键是无论你是少爷还是仆人,你都得用真心。刘震云老师当然是有点端着,他坐在那里,确实也说不出来他能写出来的那种“这就把一件事说成了另一件事”的句子。但所有这些也都是看待脱口秀的一种介入角度,周迅、老罗、那英、汪苏泷、大张伟,都是。

不能只有一个标准,而且也不会只有一个标准。不然何以在奥斯卡颁奖礼的舞台上,自以为是脱口秀优秀人物的克里斯塔克,会意想不到遭到来自新晋奥斯卡影帝的大嘴巴子!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奥斯卡颁奖礼的台柱子,他可是和成龙大哥在一起动口不动手也风采依旧的,可就是有人不喜欢他。

你能感觉到喜剧的疲惫感,譬如Rock和大部分选手,能感觉到欲望在这个舞台上的膨胀,譬如何广智的胜负心和肉食动物的一点点飘,当然你也能感受到很多无奈的偏见和失落,但这个节目起码没有试图“绑架”你。我越来越喜欢双商在线的徐志胜,他未来会是笑果的高层和行业的领笑员,当然我也越来越喜欢庞博和杨笠,我觉得,他们拧巴之后,都浴火重生了。说实话,如果你喜欢相声、小品、脱口秀和各种形式的喜剧形式,难道你真的不能理解李诞打算怎么“死”吗?

醉生梦“死”。

不久前,我遇上一个人,送给我一坛酒,她说那叫“醉生梦死”,喝了之后,可以叫你忘掉以前做过的任何事。我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酒。她说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什么都可以忘掉,以后的每一天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那你说这有多开心。换成刘震云老师,则会分析:《东邪西毒》不错,它的高级,是人物关系……

鸟鸟也知道,人物关系里涉及到社恐,没有太多社会关系,其实也没有多大关系。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话也许没有错,但是马克思也没说,这个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能小于等于某个具体数字。从这个角度说,笑场,冷场,或者一直在候场,都挺正常,蛋总还写了两本“指南”,畅销归畅销,其实评分也在两头飘。不管你怎么看,我还是认为,李诞和他的生意,算得上是内娱的一股清流。

开心点,朋友们。(蒋楠楠)

编辑 王翠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