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自语】说也说不清楚

可以拿《消失的爱人》来比较,电影都在说亲密关系里的互相伤害,爱得若隐若现,以及无可避免的或多或少的流失,或者可以温和一点说,爱的存在方式发生了改变和扭曲。大家愿意拿这两部电影对比,主要是它们都讲了一个精彩的破碎和崩毁,都有一些反转:一个自导自演的反转,一个分崩离析的反转。

譬如张元的《我爱你》,譬如迪卡普里奥和温斯莱特的《革命之路》,譬如约翰逊和德赖弗的《婚姻故事》,那些弥漫的争吵,那些婚姻里的战斗和妥协,永远找不到对方的立场,永远只有无可挽回的歇斯底里和分崩离析。好像每一对都在婚姻故事里革了自己的命,说起来确实一点也不高级,连争吵本身也非常像提纯的“毒品”。

你只能感叹,好像每个爱情都危险。

《坠落的审判》和《消失的爱人》确实更提纯,已经把爱情电影主题的婚姻生活提纯为惊悚和悬疑类型,但是它们放大感情的角度和时机确实各有千秋。《消失的爱人》的进度条刚到1小时就已经揭露了自导自演的剧情,但是这毕竟不是一个纯粹卖反转的悬疑片,在真相揭露之后,观众依然要和故事一起“继续表演”,继续假装相爱,直到筋疲力竭,那时候的土帅土帅的阿弗莱克和高知女主裴淳华,已经把爱情拍出了某种隐喻。

相比较而言,《坠落的审判》在审判死亡的过程里,在一步一步递进式地深入生活的细节,让女主一句一句一层一层说出那些私密的情感关系和故事。而这部《坠落的审判》真正高级的地方倒不是剥开来给你看的生活里的不堪,而是“审判”别人的故事时,真相和想象之间的鸿沟,是所有审判的目光里包含的不同动机。

其实,现实生活里的有情人,不太适合一起看《消失的爱人》,我个人觉得它会制造尴尬的氛围,为情感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为观者总难免会主动对齐故事的颗粒度,看看在哪个维度和层面上可以投射出自身的情感。

相比较而言,《坠落的审判》有一个更开放的视角,和讨论的场域。它不仅是一个反转的故事,它还是一个剥洋葱的故事,每个观众可以变成一个被移情的心理医生,看到这段关系里足够多的细节。到最后,会出现一个问题,比《消失的爱人》尤甚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坠落的审判》中女主的行为,表面上看,两部电影都在说男性的胆怯虚伪和足够渣。但是,《消失的爱人》过于完美的形式,让它更像一个成人世界的寓言。而《坠落的审判》的一次坠落,一切都已经跌得稀碎。

坠落的男主角,是不是一个婚姻生活的受害者,一个畏惧失败的逃避者,一个可怜的自我否定的懦夫,一个通过责怪别人来掩饰挫败的失败者?那么,在这段情感联系里,被迫说出了一切的女主,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虽然在当下时代的语境里,很容易草率得出大卫·芬奇尤其是《坠落的审判》的女导演的女性立场,甚至说“坠落的男主”面对的正是长久以来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被剥削的处境。

但是我觉得片名里过于醒目的“审判”二字,已经将视野放大到了社会层面,当然确实现在那里被“审判”的是女主,但是最终的结果,以及整个过程所表现的婚姻生活,不是我们设想的流行的性别审判,而是矛盾的暧昧的甚至不忍直视的感情的深渊。如果我们过于草率地和电影中的法庭一样急于审判,那我们做的,和女主提出他者的想象和误解、真相与扭曲,又有什么差别呢。

消磨到最后,《过把瘾就死》的歌这么唱: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蒋楠楠)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