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自语】伤疤

我们欠不欠宫崎骏电影票?宫崎骏导演最重要的作品,基本都已经或者即将在国内复映了。说起来,他希望我们的过往,和我们追捧他的一切,也基本能量守恒了。但是我们还是觉得,这个说走不走一直在拍动画的大师,用83岁的人生履历告诉你:

他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这是一部去年夏天在日本公映的作品、大半年过后方才引进的情况,甚至不会沾染更多的复映带来的情怀,但是《苍鹭与少年》——我确实更喜欢这个译名,前方一路狂飙,宫崎骏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无疑将被刷新,就像奥斯卡想都没想就把第二座动画长片的奖杯颁给了宫崎骏。

显然。奥斯卡也想藉此证明,自己和宫崎骏一样精英的和有追求。

但是早早在豆瓣开出7.7分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经历了公映前夕飙升到8.0分公映之后又跌落到7.7分的窘境。肯定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一样,觉得看不懂宫崎骏一定是自己的问题。过于瑰丽和奇崛的想象,确实太容易带来指向的多元和阐述的多维,你就很难提炼一个中心思想,它带你回到艺术的感受问题。

我最近觉得,好多电影年轻时看都没有看懂。比如侯孝贤和杨德昌,最明显的感觉是,我居然没有任何颠簸地全盘接受了是枝裕和。可见我不够早慧,即便现在去看心理学的书籍,也只是刚刚可以凭借经验来产生适度联想。当你更年长一些,去看《千与千寻》和《红猪》,你的心理活动将随着你心灵结构的变化而重新起伏。

你人生的蒙太奇将和电影进程一起,互相干扰互相影响,重新剪辑。即便是宫崎骏自己,也将在自己熟悉的造型元素和视觉风格里,重新编排输出自己的价值观。所以那些曾经熟悉的老奶奶和老爷爷,那些奇奇怪怪的“鸟人”……

苍鹭、鹈鹕和鹦鹉;

塔楼、巨墓和亡灵。

一条通道,真人与另一个世界,怎么就不是小千与千寻呢?但宫崎骏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题眼应该不是各种鸟,而是塔楼世界里的那个隐喻:砖石结构与木结构的冲突。西方世界和日本文化的冲突。事情就变得有点深,有点硬,到你非要说他带着极端的情绪在反思历史,在想着传统与裂变,我也不能说你这么想是错的。

因为真人的魔法师老舅爷确实来了一句:答对了。

这就让人想到中国台湾去年口碑炸裂系列之一的《老狐狸》里,老狐狸问廖界,你爸廖泰来是什么人,答案是:一个失败的人,一个在乎别人感受的人。这是一个综合的答案,就像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绝对的只有变化。

7.7分可能是因为看得很辛苦,捕捉不到想要的情感共振。很多分析挺吓人的,我只记得真人在最难最沮丧的时候用石头在自己侧面额头上砸出的伤痕,就像哈利·波特还没记事的时候,头上就回来了这么一道闪电形伤疤。不管主动被动,这道伤疤都将伴随真人和哈利·波特一生,并在漫长又短暂的岁月里,时常隐隐作痛。

只能这么含糊其辞地结束了。毕竟《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是一个过于灵魂的发问,也许等我再老一点,再来郑重告别消逝的童年——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告别。在此之前,我得先确定,那个时常隐隐作痛的不知道什么形状的属于我的伤疤。(蒋楠楠)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