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合肥新闻 »

【改革开放40周年】 创新助力发展,科技改变生活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人造小太阳……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科技创新取得辉煌成就。一批批科技精英前赴后继,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助力合肥创新发展,也让省城科技实力不断增强。而很多科技创新的成果,也将改善人们的生活。

可穿戴产品改善人们生活

9月17日,在合肥本土高科技企业华米科技2018年度新品发布会上,华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汪带来了最新研发成功的AMAZFIT智能手表、AMAZFIT健康手环1S,以及全球可穿戴领域第一颗人工智能芯片“黄山1号”。

AII07092101

黄汪在新品发布会上。(资料图片)

黄汪说,华米科技的使命,就是将人类真实的情感及活动无感地连入互联网,改善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可穿戴的方式,把人连接到互联网,连接上整个智能家居、智能化的硬件设备,把人通过可穿戴的方式跟整个IOT的世界连接在一起。”因此,此次发布的智能手表也内置了“小爱同学”,让用户可以更便捷地控制智能家居,让智能家居连接为一体。而健康手环1S则集成了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对采集到的心率信号进行实时分析,24小时实时监测包括房颤等在内的心律失常,并提前预警,防患于未然。

而黄汪带领的华米科技团队研发出来的全球可穿戴领域第一颗人工智能芯片“黄山1号”,集成了神经网络加速模块,能够对心率、心电、心律失常等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应用在各类智能可穿戴设备中。

此次发布的诸多新品,让华米科技再次成为业界聚焦的焦点。据了解,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黄汪是在2013年创立华米科技的,并在智能穿戴技术领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于2018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事实上,黄汪从1998年底就开始创业了,华米是他创办的第四个公司。他创办的第三个公司是做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的。但是,2012年整个平板电脑的市场已经面临崩盘,压力非常大。到了2013年,黄汪带领团队开始进入智能穿戴领域并逐渐走向成功,也为社会带来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聪明好用”的智能产品。

科技创新将吸引更多人才

与黄汪一样,柯兆明也毕业于中国科大。1983年,柯兆明从中科大毕业。1987年,柯兆明赴美国深造,先学习地球物理学,后来转学计量经济学,成为华尔街最早进入金融技术创新领域的华人之一。在他的履历表上,可以看到摩根大通银行个人和信用卡业务信贷风险管理副总裁、AIG(美国国际集团)保险业务大数据定量管理建设管理等职务。

随着江淮大地创新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柯兆明也在中国科大60周年校庆的时候回到了合肥,并希望为安徽的“金融科技”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当传统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经济体系,转向高端制造-互联网-金融三元架构过渡,中国需要建立起一个以数字科技驱动的新金融体系。”柯兆明说,通过使用自动化系统,金融机构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如果把这些数据打印出来,整座城市都装不下。而他们要做的,就是从海量的原始金融数据中,找出宝贵的业务特点和规律信息,供科学决策之用。

“我快60岁了,选择来合肥安家置业,希望为合肥构建全国一流大数据生态圈贡献一臂之力。”不过,柯兆明也知道,只靠他一个人单打独斗不行。“要打造金融科技系统,还需要一个领军人物团队、一批龙头企业群,以及一个核心平台。”因此,他也希望以滨湖金融小镇为载体,吸引更多中国科大华尔街校友来合肥创业发展。据柯兆明介绍,根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科大在纽约的校友就有5000余人,在华尔街从事金融工作的占比达三分之一。“我会努力让更多华尔街校友来合肥,寻找创新创业的机会和平台。”柯兆明说。

科学岛哈佛八剑客美名扬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安徽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新鲜的力量也在不断加入到创新的队伍中。在合肥科学岛,有一支远近闻名的团队,他们有一个颇为侠气的名字——“哈佛八剑客”。2009年,在王俊峰的带领下,同在大洋彼岸工作的“七剑”——刘青松、张欣、张钠、刘静、王文超、林文楚、任涛,陆续离开哈佛大学医学院,登上科学岛专心搞科研。他们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开展生命科学研究,实现了与国际顶尖水平“并跑”。

现在,哈佛八剑客的研究也陆续开始出现成果。今年上半年,刘青松团队经过4年多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前研究,自主研发出针对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化药1类创新靶向药物HYML-122,并于2017年11月与合肥一药业公司联合向国家药监部门申报临床试验,获得临床试验批件。这是药物研发历程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HYML-122正式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据介绍,HYML-122是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选择性高活性FLT3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目前已申请了中国和PCT专利保护。经过完整的临床前评价,其在药理、药代、毒理和药效等方面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成药性。此外,在相关的动物实验中,比米哚妥林在安全性以及实体瘤穿透性等方面有大幅改善,对于急性白血病晚期出现浸润性实体瘤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试验顺利,新药将在五年后完成临床一期、二期、三期试验,最后上市,为患者所用。而相较于目前每月数万元的国外公司研发的药物,国产新药的价格也将便宜得多。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见习记者 韩诚

责任编辑:许大鹏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