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合肥望麓别院小区的业主孙女士介绍,他们家于今年5 月底交房,6 月就发现房屋的餐厅、厨房、入户门顶部渗水,最严重时,屋外下大雨,厨房下“小雨”,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看着几百万元买来的房子无法按时完成装修,孙女士只能和家人继续在外租房,并等待开发商给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孙女士家出现渗水,可能与楼顶此处没有做好防水有关。
市民反映:屋外下大雨,新房就渗水
今年5月底,孙女士在合肥望麓别院购买的新房终于交付了。“我们家买的是顶楼,但当时是大晴天,也没有去检查楼顶是否会漏水。”孙女士说,因为希望在9月份能够入住新房,她和丈夫在交房后就立马张罗装修事宜。直到6月19日,装修师傅告诉她在房顶看到了水印,她才发现新房的餐厅在渗水。
孙女士说,在发现渗水的前几天,合肥确实下了雨。“我第一时间就和房屋维修人员联系了,他们说天晴后就安排人过来维修,哪知道过了两三天,餐厅的渗水点增多,面积也在扩大。”
此后,孙女士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催促一次维修人员,但对方表示下雨做防水效果不好,还是要等天晴。直到7 月8 日,对方才表示马上动工。不过,让孙女士没有想到的是,7月11日,厨房顶部也开始渗水。
7 月16 日,孙女士去楼顶检查发现,维修人员将渗水位置的楼顶地坪铲除了一层,形成了一个和餐厅面积差不多大的长方形大坑,并且没有任何遮挡。
“维修人员说屋面扒开以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条件做防水,再加上下雨也盖不住坑,所以滴水才会这么严重。”当天,孙女士又发现,入户门四周也出现了渗水痕迹,甚至在门内的地上还有一摊水。
维修进展:重做防水,仍未解决问题
原来的渗水点还没修,又发现了新的渗水点,无奈之下,孙女士只能再次找到房屋维修人员。“他们的回复永远都是‘等天晴修’‘等明天修’‘等过几天修’。”孙女士说,一直到7 月20 日,房屋维修人员才给她传来了维修的图片说开始做防水了,并于7月25日做了闭水试验。
本以为渗水问题终于可以解决了,但当孙女士7 月28 日再次前往新房时却看到,厨房原先滴水的地方仍在渗水。经过维修人员的处理,8 月12 日,记者来到孙女士的新房,在厨房、餐厅顶部还能看到明显的水印,餐厅的一部分吊顶还有被切割后重新恢复的痕迹。
孙女士表示,因为餐厅顶部这里渗水比较厉害,维修人员只能把吊顶切掉了一部分进行处理。而在入户门内侧的水泥墙面上,渗水痕迹还没有消失。
随后,记者来到楼顶看到,餐厅上方被挖开的坑已经浇上了沥青。“到目前为止,维修人员也没有明确说渗水的原因是什么,我也不敢再继续装修,工期本来是签到8 月中旬结束的,现在看来也完不成了。”孙女士说,为了买这套大一点的房子作为改善型住房,以前的老房子也卖掉了,全家人目前只能租住在单位附近的出租房里。
对方回应:已完成维修,会承担损失
8 月12 日,记者联系到了合肥望麓别院开发商下属的房屋维修部门,一位陈姓负责人表示,针对孙女士新房渗水的问题,他们已经陆续做了两三次防水。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维修了,前几天又做了闭水试验,我们每一个步骤都拍视频或者图片发给业主了。”该负责人表示,如果后期下雨还发生渗水,他们也会继续负责,尽量把损失降到最小,“如果业主装修完成之后还出现渗水,我们会承担这个损失。”
昨天上午,记者再次拨通该负责人的电话,对方表示,“公司有专门的媒体对接人,如果有需要,可以让对接人联系你,我现在有事,不方便说,会让对接人给你打电话的。”之后,便挂断了电话。然而,直至记者发稿时,也没有接到任何对接人的回复电话,该陈姓负责人也没有再接记者的电话。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该小区物业负责人,对方表示,对于孙女士遇到的问题,他们一直在协调解决,并会持续跟进。
昨晚,孙女士告诉记者,房屋维修人员也和她进行了联系,“对方解释说,入户门处漏水可能是屋顶风机四周漏水造成的,之后会安排入户门上方的闭水试验,而厨房、餐厅漏水可能也是风机台周边的防水没有处理好造成的。”
孙女士表示,由于近几天是晴天,这次维修到底效果怎么样,可能还需要一场大雨来“检验”。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 记者姚一鸣(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