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合肥新闻 »

做强集聚优势 庐阳奏响建筑产业强音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建筑最能鲜活地再现城市历史和气质容貌,一锤一凿、一修一建是时代的回响,更是产业加速腾飞的铿锵足迹。作为省会合肥城市空间拓展的原点,中心城区庐阳以永不停 歇的节奏成长壮大。尤其是“十三五”以来,庐阳城市品质逐年提升、城市建设成果丰硕。随着建筑业跻身庐阳主导产业,未来五年,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 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庐阳区将紧抓国家战略和政策环境叠加机遇,瞄准全省建筑业总部集聚区的愿景,加速打造全省有影响力的建筑业总部经济。

向 “阳”而生 重点项目建设方兴未艾 

正奇金融广场等金融高端楼宇屹立;银泰中心二期正在火热建设;梅小店等270万平方 米复建点,让超万户群众喜迁新居……在合肥中心城区,项目有速度、建筑有温度,“建设动 能”澎湃,建筑产业豪迈。

 “十三五”以来,庐阳区危机中寻开拓,抓住新型城镇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宝贵机遇, 全面深化建筑业改革,培厚建筑业发展沃土。随着中安华力、中铁四局一公司等企业逐渐涌 入,这些在安徽省内乃至全国都 “响当当”的行业新秀向 “阳”而生。远到印尼雅万高铁、上海 F1国际赛车场等知名建筑,近到怀宁路下穿天鹅湖隧道等百姓身边的项目,辖区重点建筑 企业以庐阳为 “圆心”,项目建设 “多点开花”。 

目前,庐阳区已落户建筑企业总部219家,“十三五”期间该区建筑业产值增幅近40%, 2020年,建筑业以15%的贡献度位居全区各产业排行榜第三。建筑企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了 庐阳区建筑业跻身庐阳四大主导产业的实力和底气!

搭桥铺路 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加速跑

“受疫情影响,公司资金周转暂时紧张。”面对复工复产,合肥建设装饰(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负责人在急需购买原材料的节骨眼上犯了难。得知这一情况后,庐阳区住建局 “四送一服” 帮扶小组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对于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且有发展 前景的中小微企业,庐阳区给予金融新增贷款财政贴息的帮扶政策,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近年来,庐阳区以 “有形之手”助力企业纾危解困。针对辖区内建筑业企业面临的融资难、 转 型升级难等诸多问题,先后出台《2020年庐阳区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 发展若干政策》《庐阳区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2020年,庐阳区共兑现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415.4万元,惠及企业18家,并对建筑业龙头企业落户、产业链落地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这也成为该区以奖励政策扶持建筑业发展 力度最大的一次。

后起先行 产业集聚释放发展力量

“立足千亿GDP的新起点……形成以金融、商贸、建筑和战新产业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 格局。”2021年“,建筑业”首次作为庐阳区第三大主导产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厚积薄发,方显从容。作为庐阳主导产业不可或缺的 “分子”,建筑业发展拥有得天独厚 的优势。庐阳区环城河内5.2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城市文化的核心,也是合肥城市空间拓展 的原点,围绕这一城市核心,庐阳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区域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如今, 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历史机遇齐聚庐阳,一批资产规模大、资质等级高 的大型建筑企业蓄势起航。凭借雄厚的资金支持和成熟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部分辖区建 筑企业还逐渐开始 “走出去”,以寻求更大的发展。

“十四五”期间,庐阳区将立足大型建筑业企业集聚优势,加快推动庐阳建筑企业向区 外、市外、省外发展,加强庐阳建筑企业与大型国有企业联动。同时谋划实施建筑业集中区 建设,促进中小型建筑企业走向“专、特、精”,推动辖区建筑业沿着产业化方向由大变强,在 高质量发展之路中行稳致远。 

王凯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姚一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