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为大型低空飞行活动提供实时和短时天气预报,还能为无人机进行“导航”……近日,四创电子在合肥正式发布“悟空”低空大模型等多款低空系统及产品,它们就像是低空的“大脑”,今后将为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提供精准的气象服务和导航支持。
空中游览、低空物流、城市公共治理,随着低空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如何保障低空飞行安全,成为重要课题。
四创电子人工智能应用研究中心主任莫申林告诉大皖新闻记者,“悟空”低空大模型主要围绕低空飞行保障及低空安全监管两个方面,从微气象感知到动态航路规划,从“黑飞”多源探测到“飞手”责任追溯,构建起“空-地-数”联动的低空飞行“智慧神经中枢”。
“一直以来,雷达是我们的主营业务之一。”莫申林表示,近年来,四创电子对雷达装备进行了改造升级,并通过布设微观气象站、微波辐射计、激光测风雷达等设备,为低空气象监测提供了支持。
基于这些设备带来的庞大数据量,“悟空”低空大模型借助其逻辑推理能力,能够实现实时气象预报。“不仅如此,我们还将空域划分成20*20*20米小尺度网格,实现水平风速、风向、垂直风速、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降水量、能见度等8要素的监测,并连点成面,预测一个区域的气象信息。”莫申林介绍,通过这种小尺度、高精度的低空微气象预测,可以破解空中“气象盲区”。
为何要将低空划为小网格进行预测?莫申林解释,这是因为这一高度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降水量等气象要素较为复杂。“划分的网格越小,预测精度越高。”莫申林表示,离地面高度再高一些,由于气象更为稳定,则会把网格划分得更大一些,进行动态调整。
此外,“悟空”低空大模型还可以为无人机飞行器进行导航,但比路面导航要复杂许多。“空中的导航不仅要避开高楼等相对静态的地理信息,还要考虑无人机一旦发生故障,如何让二次伤害最小化,也就是说要避开车流量、人流量、危化品运输路线等动态信息。”莫申林表示,通过动态航路规划,可以为空中血液运输、空中外卖、无人机出警等情景提供服务。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实习生 武海迪
编辑 汪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