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飞:你演皮影的时候,皮影也在演你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的马派皮影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也是中国皮影艺术大家庭中的瑰宝。上周五,马派皮影的传承人马飞做客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栏目,马飞直言作为民间艺人,吃的是手艺饭,最重要的就是对得起自己的手艺。从祖辈那里学来的手艺,是吃饭的家伙,也是人生追逐的方向。虽然已经有了第五代传人马默轩,马飞自己仍然觉得艺无止境,他希望马默轩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时他也更深刻地认识到演好皮影,需要那种更深入的联通:你演皮影的时候,皮影也在演你。

我就是一个赶上了好时代的手艺人

马派皮影传承人马飞

徽派:在我的刻板印象里,说到皮影就会想到陕西山西。其实我们安徽也有非常棒的皮影,譬如我们马派皮影戏团。

马飞:你这个问题很好。说到皮影,一般人想到的皮影都是山西、河北的。安徽也是一个文化大省,当然,皮影发源地是在山西,但安徽的也并不少,皖南有两家,蚌埠也有,安徽的皮影发源地就在皖北。

徽派:回溯一下,马派家族皮影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家族选择了你作传承人,还是你自己选择了皮影戏?

马飞:以前皮影戏说白了就是养家糊口。我去年在上海演出,吃饭的时候,一个女孩子就问我,什么人才能学会这个手艺?我说,你这个问题比较刁钻,你问我,我只能代表我自己来回答,我是家传的。以前学皮影的就两种人,第一种是穷人,第二种是没有文化的人。当时一个教授说,马老师你这样说可能不妥。我说这是我个人的说法,你可以保留意见。我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人传承下来?就是穷人和没有文化的人。我说我这么说,不是和你俩抬杠,假如说在那个年代,你有文化,你会去当个教书先生,家里有钱你会做生意学经商,我是没有文化上不起学的,从小跟爷爷父亲学手艺,养家糊口。其实以前木匠、铁匠那些人也都是家里穷又没有文化,才来做这一行,学手艺养家糊口。我个人的观点就是这样认为的。

徽派:很多时候,生存是根本。

马飞:对。马家传到我算是第三代,我从小跟着他们走南闯北。我那时候只是感觉到,是个手艺人,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那时候没有电影没有电视,我们去演出就像大腕办一场演唱会,就这么厉害。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皮影已有两千多年,我们现在赶上了好时代。实际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没有哪个时代比得上这个时代,还有非遗保护。说白了,我们以前就是民间手艺人。现在国家重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民族的根脉,是瑰宝。现在我们有一个非常好听非常高雅的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因为赶上了好时代,所以我是全心地投入。我以前当过牙医,也打过工,但现在只一心做皮影。

马派皮影走出中国我就满足了

艺无止境

徽派:作为一个现代手艺人,最大的追求是什么?

马飞:做一个手艺人,职责是什么,就是演给观众看,观众认可不认可,掌声就能说话。我们这一行也有竞争,有人说自己传承多少代多少代,但因为皮影人都没文字的东西留下来,所以说多少代,也只是宣传的需要。说实话传承几代这个不重要——有三年前拜我为师的,我看人品不好,结果人家现在把自己搞成第八代第九代了。我说你这是在践踏中国传统文化。我没能力阻止他,我只能说我不会这样做。不要想着名人大师,不要追求那个,我们追求的是从自己做起,我们就是皮影艺人,什么叫大师?第一得到行内人的认可,说你这个皮影演得不错;第二,要接地气。我来合肥十年,不管大中小演出,演到结束时,观众掌声就起来了,这是对我个人最大的推动力。这个东西就是地方的东西,唱悲欢离合,观众看懂了,会发自内心地给你鼓掌。

徽派:您也是后来才来到合肥扎根的,这个过程很辛苦吧?

马飞:2011年来到合肥的时候,吃不上饭,住的8平方的房子,房租都交不起。现在一点一点起来了,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养活了一个团队,我们走遍了半个中国。我们有十几个演员,有大型活动他们就会从老家过来,来了我给演出费,常在合肥的就三四个人。我比较幸运的是,我来合肥十年成了新闻红人,很多媒体都采访过,比如你们新安晚报,当年就整版报道过我。我很知足了。好多媒体问我,马老师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说马派皮影走出中国,我就满足了。

徽派:常在合肥的就三四个人?

马飞:传统皮影戏就是两人一台戏,刚才就是我小徒弟打锣鼓,我在表演,一个人演不了。去年我们去瑞典代表安徽皮影参加中西文化交流,在瑞典很受欢迎。如果不是疫情,今年我们还会出国。省里本来说做个静态展示,我向省领导申请带上小徒弟去表演,领导同意了。以前说艺术无国界,你不到那个地方感受不到,我们去后演了七场,其中一场是给自闭症小孩演。本来是要演《小蝌蚪找妈妈》,我知道观众是自闭症小孩,我说演《斗鸡》,传统剧目,那个不需要文字,不用唱不用说。两只鸡在银幕上打起来之后,自闭症孩子跟着节奏都站起来看;后来又演了一个《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间我让孩子们到幕后互动感受,自闭症孩子摸着皮影都忘掉自我了。在瑞典演出他们反响非常好,要求我们今年再去。这算是给安徽皮影争光吧?演出第二天来了个母亲,说她也是合肥的,在瑞典三年了,看新闻说我们安徽马派皮影来演出,我说那我们还是老乡。

空翻和跟头的绝活是必须有的

“身怀绝技”的马派悟空

徽派:除了演出之外,制作皮影这些工作都是自己做吗?

马飞:全都是我们自己的手工活。刻皮影人物那真是痴呆得很,每天都在刻,日复一日,甚至忘了白天和黑夜,真正的废寝忘食。起好画稿上颜色,我凭直觉上的。你想我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去学皮影了。我懂得什么美术?可能有遗传的基因吧,做人物的时候在脑子里想,做好人物我就知道上什么颜色了。譬如状元肯定是大红袍,上红色。现在能查资料,以前就是脑子里想,鹤代表长寿;龙王穿的龙袍,也有大红的,都可以的。现在的皮影都注上创作年代,譬如我爷爷做的这个孙悟空,一百多年了,牛皮的。

徽派:能传承这么多年,马派皮影的优势在哪里呢?

马飞:咱们聊天前开始演的这段孙悟空,是我独家的。全国独一无二。前翻后翻空心跟头,你可以到网上去查,这个只是我们这一派有,全国皮影没有。全国孙悟空没有这个技艺。这个传下来一百多年的孙悟空,我单手控制,说白了,转个几百圈没有问题。

徽派:我看到桌上这些皮影造型比您爷爷辈制作的都要大很多。

马飞:西安那边的皮影,40公分高,最高就是60公分。我现在的作品都是80多公分,还有一米多的大皮影。是经过我改良过的。我做过李鸿章,壮年到中年,皮影都做这么大,全部手工做的。大皮影耍起来其实难度更高。都说人大楞,狗大了呆,耍起来到人体极限了,正常40到60公分最好演。我为什么这么做?我想的是,等我死了,我下边的传承人会说,我们的前辈马飞,没给我们留余地。

徽派:雕刻皮影是不是很难的事情?

马飞:76年我才11岁就跟我爷爷登台演出了,他们那一拨都走了,我大哥还健在,但有的也演不了了。他不会刻皮影。刻皮影我小时没学过,后来发现家里好多皮影烂掉了,才一点一点学刻皮影。我的付出是别人难以想象的,当年有同行看了说,你这皮影送给我我也不要,那时候我都46了,刻着刻着想睡觉了,其实已经早上五点了,我老婆给我早点端桌上说你吃饭吧。我每天都在刻,坚持,我不敢说我东西多么好,但在中国皮影界,老艺术家拿到手后会说,马老师不愧是老门手艺,就这么简单。像这个关公,我最少要刻六天。

徽派:传承一门手艺,除了家族的使命外,自己没有找到乐趣估计也很难坚持吧。

马飞:我最喜欢结交的人就是皮影影人,我和这些人物有感情,配合默契,我叫他哭他就哭,叫他笑他就笑,我心理有故事就和他说,发泄出来就行了,我觉得愤怒的时候就让他多翻几个跟头。

你演皮影的时候皮影也在演你

马飞和侄儿马默轩幕后演示

徽派:之前跟您聊,因为皮影,和家人的感情一直都有隔阂。现在放下了吗?

马飞:实际上我到天津也去打过工,爷爷父亲留的一小箱皮影我都随身带着——80年代电视都普及了,我没想做这一行了,但我一直带着。后来我到上海做牙医,那些皮影就挂在我寝室,有一天我拍完照发到网上,有个北京的老总就跑来上海找我,他在北京弄了个皮影博物馆,说马老师你能不能弃医,把这个(皮影)拾掇起来呢,我当时没太乐意,因为没有市场。他说我知道,你做牙医会非常富有,你做皮影这一行可能会吃不上饭,但你做牙医,历史不会记载你,如果你不把中国传统手艺拿起来——你们家在黄淮两岸很有名气的马派皮影绝种了,你能对得起你的父亲爷爷么?我说怎么办呢?他说你来北京当我们的技师。

徽派:峰回路转。看来感情里还是丢不下。和祖父辈相比,您也幸运的赶上了好时代。

马飞:省里确实很重视,很支持。2011年在合肥城隍庙,一人给了一间工作室,开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体朋友帮了很大的忙。有人说马老师是媒体的小红人,别人怎么说无所谓。2017年马派皮影入选省级项目,现在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派:艺术确实是没有止境的。

马飞:艺术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说自己全国一流,谁也不敢讲。我演的东西你看得懂给我鼓掌,这就够了。春节前,安徽省名家下基层,领导说马老师给你十分钟演出,我说十分钟不够,他说十二分钟,结果我演了二十多分钟,一千多个观众起来鼓掌。我不是说好与孬,你的付出,说人间故事,一定要让观众看得懂。全国建了几个皮影群,如果演的皮影自己都不愿意看,你不是践踏中国两千多年的皮影手艺么?你是做艺术的,你是皮影人,你演的这个艺术观众接受才行啊,你自己都看不下去,还怎么演给观众看。

徽派:您在画稿雕刻皮影和演出皮影时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状态。

马飞:我给这门手艺有个定义,在起画稿雕刻皮影时要静,静才能出来好作品,走刀的时候如果心里烦躁,略微走一点神,那血都喷出来了,我手上受过很多次伤,所以雕刻时必须安静;但表演起来你要狂,否则你就把他演死了。你演皮影,其实皮影也在演你,需要两个人配合得天衣无缝,就像相声双簧,你要大胆地发泄出来。

传统艺术讲究的就是严师出高徒

马派皮影后继有人

徽派:您说到的狂,是马派皮影的特点吗?

马飞:我这几代人,我爷爷我二伯父都是性情暴躁的人,张手就打(我小时候受过很多次打),搁现在不行了。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传统手艺我个人认为也是打出来的,你打鼓或者唱的时候,“啪”一下,你哭着也得唱,现在小孩你打,人家说“我不干了”。

徽派:难怪您对父辈爱恨交加。

马飞:现在清明节肯定要上坟,和他们聊几句。我得跟他们说感谢,我姓马,省级的牌子他们也没看到,如果国家级申报成功,作为晚辈我肯定放放炮,买点酒到坟上陪他们喝两杯。但是这一次国家级有点难度,因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以个人姓氏命名。我也到北京去过,他们说,马老师我们看了你的视频,进入国家级绰绰有余,如果你报的是皖北马派皮影或者庐州马派皮影,没有问题。但马派皮影就难说。

徽派:说到传承,我们把小演员也请上来吧。马默轩。

马飞:马默轩是我的小侄子。今年15岁。非常有天赋。

徽派:你现在是学皮影为主,还上学吗?

马默轩:皮影为主,上学为辅,会请老师来家里教。我不是被逼的,我2011年来合肥,看我伯父正在刻皮影,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回去后我就跟我妈说我要去学皮影,家里人全都反对,说你学那个干嘛。后来我执意要学,上到4年级他们没办法了,就把我送来了。我是真心喜欢。

马默轩

徽派:伯父听到很欣慰吧?

马飞:皮影是一条流水线,制作、音乐、唱腔,他还是非常有天赋的。现在小孩都宠得那么狠,我不敢打他,但如果演出你今天唱错了,对不起,回家来还是得——兑现。我觉得传统手艺,严师出高徒,这是对的。你到二十岁时你要超越我,你现在跟我学了三年,还有五年时间。我欣慰的是,好多传统手艺都后继无人,我去年收了四个徒弟,我算是后继有人了,马默轩是马派皮影的第五代,我用我一生的心血,全部给你,传给马默轩,马派皮影要想做大做强,打铁必须自身硬。

徽派:走出国门的梦想已经实现了,现在马老师最大的梦想是?

马飞:让传统手艺起进校园,让大家了解什么是传统的手艺。希望在合肥能有一二十家学校扎根。我还想在我们社区办个老年皮影社团,让老年人自娱自乐,玩皮影对老年痴呆的预防都相当好。

新安晚报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蒋楠楠 文 薛重廉 摄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