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吉:中华老字号“储氏铁画”创始人储炎庆: 绝处逢生,“铁树”开花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2月1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公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共382家,其中就有芜湖的“储氏铁画”。芜湖铁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技艺断档,储炎庆——这棵铁画技艺的唯一“须根”在新中国得以被发现、保护并发扬光大。由储炎庆领衔锻制的大型铁画《迎客松》,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进入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由安徽厅又荣晋国家迎宾厅。虽然这幅铁画的落款是“芜湖铁画”,却标志着“储氏铁画”独特技艺的成熟。

储炎庆像

苦难的身世

储炎庆,安徽枞阳雨坛乡人,出生于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储炎庆的上辈就是铁匠,他一共兄妹六人,他排行第三。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患有慢性病,双手因端火盆致残。12岁时,母亲撒手人世。从此,更多的不幸,接连落在几个孩子身上。经受不了长期缺衣少吃的煎熬,大哥、大妹妹和五弟相继夭折。一家八口,很快只剩下二姐、储炎庆和小妹妹储云舟三人。在生命火光即将熄灭时,年纪尚幼的二姐被村中的张家领去作童养媳,算是有了寄生之地。从此以后,储炎庆就领着小妹妹沿街乞讨,到处流浪,被好心的邻居汪兴发收留,并送这兄妹俩到贵池县汪永和铁匠铺当童工。储炎庆砸大锤,储云舟则帮主人家做些杂事,兄妹俩总算有了落脚之地。

三年童工期满,储炎庆被介绍到安庆一杨姓铁铺当帮工。又经这位杨师傅介绍,储炎庆带着小妹妹来到芜湖,在杨师傅的亲戚杨节年开的铁匠铺做长工。杨节年的铁匠铺叫“杨同兴铁铺”。

这年,储炎庆17岁。

储炎庆比杨节年小一岁,他在杨家一共做了十年长工。27岁时,以与杨家“相处不和”而离开杨同兴铁铺,回老家枞阳,在小镇上开设了“储永昌铁铺”,前后经营达九年。36岁时又回到芜湖,在芜湖花津桥承租吴姓人家门面房,经营铁匠铺,字号仍旧为“储永昌铁铺”,直到新中国诞生。

安徽省手工业第三届社员代表大会芜湖市代表团合影。第二排左六为储炎庆。

“须根”的成长

那么,储炎庆与铁画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呢?

新中国成立后,储炎庆曾填写过一张“先进事迹表”,表格中有这样的描述:“在年轻帮工时,就对铁画艺术甚为羡慕,发生了兴趣,便花钱设法和芜湖前铁画艺人沈小胖子交朋友。借此,曾在沈小胖子的铁画作坊里学得了一些铁画技艺。只是在旧社会里,艺术得不到重视,艺人受压迫剥削;产品无销路,吃饭困难,无法,只好丢掉铁画生产,仍去帮工,维持生活。加之沈小胖子对铁画(制作技艺)的保守,艺不外传,故其一死,芜湖铁画也就此失传了。”表格中的“沈小胖子”名叫沈德金;他的父亲叫沈国华,人称“沈胖子”,父子俩在芜湖开着“沈义兴铁花铺”,是芜湖市唯一锻制铁画的铁铺。储炎庆当年就是在这个铁花铺“花钱学艺”的。

新中国成立后,沈家人流散他乡。储炎庆在芜湖市工商业联合会铁器业公会先后出任副主任、主任。他一边负责芜湖铁器业企业的登记考核工作,一边经营着自己的“储永昌铁铺”,从事普通铁器制作。 当时,恢复芜湖铁画已经被上升到挖掘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美化新中国人民生活的高度。在众多的铁器业从业者中,政府部门调查发现54岁的储炎庆已是芜湖铁画技艺的唯一“须根”。储炎庆也开始意识到恢复铁画生产的重大意义,进行恢复性生产试验。

储炎庆开始在全市铁器行业中挑选年轻工人当学徒,补充生产力的不足,成立芜湖市铁画恢复组。这样,技艺过硬、人品正直,而且愿意投身铁画生产的第一批学员——杨光辉、张良华、储春旺等,开始聚拢在储炎庆手下。储炎庆对徒弟们说:“党和政府这样重视铁画,把我们这些从来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匠人当作人才,不惜物力、财力来培养我们、支持我们,如果不下决心搞成功,怎么对得起党和政府啊!”

1956年6月,经多次试制,新中国第一幅铁画、仿剪纸年画——《断桥相会》终于诞生。濒临亡绝的铁画制作在芜湖复活。为此,《安徽日报》在当年8月2日刊发消息《人亡艺绝的铁花复活了》。这幅铁画的成功制作,标志着芜湖铁画“绝处逢生”,芜湖市铁画恢复组也升格为“芜湖市工艺厂”,储炎庆成为该厂的大师傅。一直被当作“业余爱好”的铁画制作,开始成为储炎庆毕生的主业、事业。

人民大会堂迎宾厅巨型铁画《迎客松》

《迎客松》的诞生

195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十周年的纪念年份,为了向国庆献礼,安徽省响应中央号召,组织全省手工精英艺人会战,以布置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

这是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储炎庆带着他的得意弟子前往省城合肥,年幼的女儿储金霞一直参与其间。如今,储金霞已年逾古稀,作为储氏铁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她回忆说:“父亲和师兄们各有分工,我的主要任务是锻制迎客松的松针。被送往人民大会堂的那幅《迎客松》,长4.7米,高2.7米,是用800公斤铁锻造的,最后重量200多公斤,下车进大会堂,是十几个人抬进去的。这棵见证了中国重要外交和国事的迎客松,总共有两万多根松针,几乎都是我敲出来的。左手的五个手指,也不知道被扎过多少次;右手手指、手掌心的血泡,也不知道磨破过多少个。但在那个年代,为了完成这项光荣的政治任务,哪还在乎这些?回想起几张炉子同时点火、父亲和几个师兄日夜不息的紧张工作场面,至今仍感到热血沸腾!”

《迎客松》进入人民大会堂之后,芜湖铁画、储氏铁画开始腾飞。

1973年春,中国春季广交会在广州开幕。此次广交会上,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芜湖相关部门组织的铁画展示,受到广交会参与者的青睐,现场成交铁画订单2640件。这是芜湖铁画史上首次作为商品出口。

消息传回芜湖,铁画艺人激动不已,他们为铁画能为祖国创汇感到自豪。

落实出口任务的时间,定在两个月之内。2640件小型铁画的生产加工,在条件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完成,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经过认真讨论,铁画艺人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按照各人技术能力,将画稿落实到具体人;分成两组,开展竞赛,生产时,再挖掘潜力。

这样,储炎庆充当总调度的角色,全盘指挥和协调。年纪较轻的张德才,主动领走了133件画面最复杂的《松鼠》;后面的任务,就比较好安排了。畏难情绪没有了,铁画艺人们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尤其是张德才,在设备、资金条件均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自觉利用早晚时间,革新了制作花瓣、树叶等生产模具,将工效提高到原来的三至六倍。你追我赶的生产竞赛,直接引发生产工具的革新。老艺人不仅要忙自己的生产任务,还兼顾新手们的生产,帮新手做模型、整工具,似乎是他们分内之事。如一个青工制作花草叶子,先要把画稿蒙在铁皮上,钻下“铁叶子”,再锉光、压型,工序至少是三道,一天只能生产10枚叶子。张德才改进了这个传统工艺,直接用剪刀剪下粗形,再用新创制的模具压型,冲压的效果逼真,工效也得到提高。结果,仅仅用了50天时间,就高质量地完成2640件铁画的生产任务。

除了完成特定的生产任务,至1974年,芜湖工艺美术厂的铁画产量又回升到年产700余件的水平。可就在这一年的12月28日,储炎庆因病去世。鉴于他对恢复芜湖铁画制作的特殊贡献,全国人大、中央统战部、安徽省轻工业厅、芜湖市手工业管理局都送来了花圈,以示对这位老艺人的沉痛哀悼。

自此之后,储氏铁画的传承重任,便落到储金霞肩上。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