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黼(1166-1236),南宋安徽石埭县乌石村(今黄山市黄山区乌石镇乌石村)人。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南宋著名“正学直道”的学者官员,为官以民生为重,直谏敢言,时贤称其为“端人”。也正因为这种品行,他得罪了宰相史弥远,从此离开京都,开始当地方官。端平三年(1236)十月,在四川制置副使兼成都知府的任上,遇蒙古军来犯,虽寡不敌众,但他不怕不逃,组织部下与蒙古兵肉搏巷战,最终殒命城郊。那么,丁黼与宰相史弥远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得从宋理宗接替皇位的事件说起。
史弥远像
同年成了朝廷要员
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身为平章军国事的韩侂胄(1152-1207)力主抗金,收复失地。平章军国事的职位相当于丞相。韩侂胄是北宋丞相韩琦的曾孙,在朝中声望很高,他的主张得到辛弃疾、陆游等人的支持。皇帝对南宋的地位也深感屈辱,同意韩侂胄的主张。这样,开禧元年便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禧北伐”战争。
由于准备不够充分,战争的开局并不顺利,南宋兵在西线一系列战场上都没有讨到便宜,尤其是开禧三年(1207)二月,韩侂胄信任并提拔的主将吴曦在四川叛变降金,金主同意他割据四个城镇称“蜀王”,他便不再出兵抗金。消息传至临安,朝中很多官员对抗金战争失去信心,韩侂胄的威望也一落千丈。宋金议和,金国要求追究南宋抗金主谋的责任,提出杀了韩侂胄是议和的前提。对此,礼部侍郎史弥远动了心思:他想借此机会除掉韩侂胄,自己取而代之。
史弥远(1164-1233)是明州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深得朝廷丞相京镗的器重。宋宁宗立杨桂枝为皇后时,韩侂胄曾提出反对意见,但杨桂枝最终还是成了皇后,也因此杨皇后在内心里是忌恨韩侂胄的。这成了史弥远联合杨皇后、对付韩侂胄的机会和条件。
史弥远怂恿杨皇后的本家兄长杨次山向宋宁宗告状,要求罢免韩侂胄。同时,利用自己是宋宁宗嗣子赵询老师的身份,暗示赵询向宋宁宗转呈“若韩侂胄再兴兵事,将不利于南宋江山社稷”的意思。对此,宋宁宗不为所动。这样,史弥远干脆抛开宋宁宗,直接与杨皇后合谋,伪造诏书,密令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将韩侂胄杀害。主管殿前司公事,是皇家禁卫军的总指挥,能很方便地接触韩侂胄。这样,韩侂胄被杀后,他的首级被装在一个盒子里,呈送金国,南宋开始与金国和谈,签署了臭名昭著的《嘉定和议》,确定金宋两国之间为伯侄关系;每年送给金国岁币30万两白银;犒赏军费白银300万两。
史弥远与丁黼是同年进士。当时,丁黼也在朝中为官,对同年红人的如此行为,丁黼十分不满,但毕竟是宰相争斗,丁黼也没敢插话。
宋宁宗像
权相成就新皇帝
韩侂胄被杀害不久,协助此事成功的卫国公被立为皇子。嘉定十三年(1220),皇子突然病逝。次年,宋宁宗的养子赵竑被立为皇子。这个皇子对史弥远的擅权行为非常看不惯,并经常有言语表露。
赵竑有个特点:平时喜欢听琴,也喜欢弹琴。史弥远趁机给赵竑送来一名貌美且会弹琴的女子,以作为自己的内应,也就是“探子”。该女子很快博得了赵竑的信任,赵竑对她很亲近。赵竑书房墙壁上挂着一张宋朝地图,最远的南边是“崖州”。有一次,赵竑指着崖州说:“我一旦继位,首先就把史新恩贬到这里。”女子问:“史新恩是谁呀?”赵竑道:“史弥远。我给他起的名字‘新恩’,不贬他到崖州,也要贬到新州或者恩州,所以称他‘新恩’,反正是要把他弄得远远的。”皇子赵竑说的那些话,都被该女子一一密告史弥远。
为了侦探虚实,史弥远在乞巧这一天,借进贡奇珍异玩的机会,接近赵竑。不料赵竑借着酒兴,将史弥远送来的宝贝摔在地上,砸得粉碎。史弥远回府后,深感害怕。
宋宁宗一直没有儿子,赵竑是养子。对此,史弥远动起了心思:嘉定十六年(1223),在为宋宁宗弟弟的儿子赵贵诚物色老师时,他找到国子学录郑清之,嘱咐郑清之好好教育赵贵诚,并将赵贵诚平时学业的进步等情况,及时告知他。国子学录,是协助国子祭酒讲课的主要教师。根据郑清之反馈的信息看,选择赵贵诚作为培养、辅助对象,完全是有希望的。
嘉定十七年(1224)闰八月,宋宁宗病亡。时值黄昏,史弥远紧急安排将赵贵诚召进皇宫,准备废掉皇子赵竑,让赵贵诚取而代之。大悲之日,杨皇后不情愿这样做。史弥远派人反复进宫劝说,往返共七趟,最后,史弥远说:“如果不立赵贵诚,祸变必生。到那时,您杨氏并不会有好结果。”杨皇后最后同意了。
这样,史弥远伪造宋宁宗遗诏,废皇子赵竑为济王,立赵贵诚为皇子,并立即继位。
满朝文武进宫向赵贵诚行君臣大礼时,站在一旁等候接受行礼的皇子赵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切,但此时,他的身边站着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夏震强行将赵竑的头摁下,要他向赵贵诚行礼。赵贵诚改名为赵昀,他就是宋理宗。宋理宗就位,封济王赵竑为济国公,出居湖州。史弥远成为辅助宋理宗的右相,并一直操持权柄,直到病死。
史弥远墓地(今宁波市鄞州区钱湖镇福泉山茶场)
斩草除根逼死国公
可能是被宫廷政变的气势吓坏了,来到湖州的济国公赵竑开始心安理得地做他的“国公”。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刚落脚,惊心动魄的事件就发生了。
宝庆元年(1225)春节刚过,赵竑从睡梦中被惊醒:湖州人潘壬、潘丙兄弟带领地方义军冲进王府,要讨伐史弥远,拥立济国公赵竑为帝。赵竑闻言,吓得藏进王府后的水池里,但还是被找出来,拉进州治,坐下,黄袍加身。义军说等天亮即向临安(今杭州,南宋京都)出发。赵竑吓哭了,说:“你们能不能不伤害皇太后和皇帝?”众人应允。于是有人打开州府库,将里面的钱帛银粮全部拿出来,犒赏义军,并在城门张榜公布史弥远废黜皇子、另立皇帝之罪。潘氏兄弟对赵竑说:“现在我们已经聚集了20万军队,天一亮,就水陆并进,讨伐史弥远!”此时的赵竑,已经完全身不由己了。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赵竑发现所谓“20万大军”简直就是扯淡,只有近百名渔民!赵竑知道不可能成就大事,而且发现潘氏兄弟也只是虚张声势,手下并没有多少兵力,就立即组织州兵开始镇压。同时,向朝廷报告有人借机生事造反。朝廷果然火速派出救兵,可当救兵赶到时,赵竑已经将事态平息。这时,赵竑尚不清楚这是史弥远精心导演的一场闹剧。
闹剧继续:史弥远派来御医为济国公治病。赵竑并没有病,但御医转身就变成了钦差大臣:他当面向赵竑宣读圣旨,令赵竑自缢了。
这样,宋理宗赵昀便开始放心地做皇帝;史弥远也开心地做右丞。虽说是“右丞”,可宋理宗朝一直就没有左丞,因此,他是理宗朝的“独相”,大权独揽,直到绍定六年(1233)病死。
史弥远精心谋划的这些事情,外界是很少有人知道的,但他对金求和、对内擅权等行为引起朝中正直大臣的强烈不满,其中也包括丁黼。丁黼尤其对其废皇子为济国公、以及很快将济国公谋害的事件,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可是,此时的史弥远怎么可能容忍这样的人在身边呢?于是丁黼被放逐到地方,最终在四川制置副使任上为国尽忠。
当时有人认为史弥远谋害韩侂胄,篡改宋宁宗的遗诏,扶宋理宗继位,并谋划“湖州之变”、逼迫济国公赵竑自缢等行为,小人形迹,超过秦桧,但《宋史》中并没有将他列入“奸臣传”,其主要原因是史弥远一贯倡导理学,而理学又被南宋确定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因此在元代有理学人士参与的《宋史》编簒工作中,就出现将史弥远这种人编入“列传”而非“奸臣传”的怪事。“正学直道”的丁黼直言触犯史弥远,也就不难理解了。丰吉/文何俊/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