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语|评哈尔滨一公考生发表极端言论被终止招录:网络空间不是“法外飞地”

据大皖新闻报道,多位网民发帖称,哈尔滨一报考检察院司法警察岗的女性考生在社交平台上长期发表极端言论。当地回应称,已关注到此事,没有再走程序。据悉,该生在黑龙江省2025年度各级机关招录公务员考试中已完成体测。

有人说过,在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言外之意就是,在网络上可以掩藏自己的社会人角色,可以不必像日常生活中那样“端着”,可以发表一些平时不敢说、不愿说或者不想说的出圈言论。

但出圈不能出格。哈尔滨公务员考生因极端网络言论被举报事件,撕开了数字时代网民身份认知的裂缝。该考生在社交平台发表极端言论,却将司法警察岗视为职业归宿,这种割裂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网络空间中“匿名狂欢”与现实世界“责任担当”的激烈碰撞。事件最终以“未再走程序”落幕,印证了网络行为绝非隔绝于法理之外的真空地带。

司法警察岗位要求从业者具备理性判断与法治信仰,而该考生的极端言论暴露出的价值扭曲,以及其社交账号中极端言论表达,本质上是对法律尊严的轻慢,更是对公共职位伦理底线的挑衅。这种虚拟身份与现实人格的矛盾,恰如某些网民误将网络视作“免责游乐场”的缩影。有些人沉迷于用极端话语博取关注,却未意识到他们留下的哪怕一个标点符号都是其人格画像的一笔一划。该考生将网络空间当作“法外飞地”,结果为此付出了代价。

在虚实交融的当代社会,每个人的数字分身都与现实身份紧密咬合。在键盘上的每一次敲击,都在为人生书写不可篡改的“云端档案”。

在网络上的身份可能是虚拟的,而每一个社会人的责任都是真实的。(赵明玉)

编辑  许大鹏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