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记者采访获悉,由合肥市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的《合肥市既有建筑改造设计与审查导则(试行)》已于1月19日起正式印发,试行期一年。该导则填补了合肥市既有建筑改造设计与审查的空白。
据悉,本导则适用于合肥市民用既有建筑改造,包括建筑整体改造、建筑局部改造、建筑内部装修及单项改造等改造形式,同时适用于工业厂房和仓库改造为民用建筑功能的建筑改造。通过导则的制订,既有建筑改造时应遵循结构安全、消防安全、防护安全等原则,避免大拆大建。
公共建筑出入口应设置自动人体测温装置
在建筑室外环境提升改造方面,需完善消防设施和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合理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设施。既有公共建筑的建筑、室外场地、公共绿地、城市道路相互之间应设置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停车场应具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具备充电设施的安装条件,并应合理设置电动汽车位和无障碍停车位。
公共建筑出入口应设置自动人体测温装置。场地主要出入口、门禁系统、电梯宜采用无接触控制方式。
另外,公共建筑当屋顶增设天窗时,应采取遮阳措施。大型公共建筑入口处设置门斗或挡风廊,建筑设置保温门、小型公共建筑设置自动门;门窗合理设置外遮阳措施。卫生间、浴室的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层。
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垃圾容器和收集点的设置应合理并应与周围景观协调。
宜设置监控设施防止“高空抛物”
既有住宅建筑进行局部改造时,应满足现行相关要求,严禁改造为一些不允许的使用功能。
比如,机械加工、宠物医院、娱乐场所、棋牌室、健身房等影响居住环境的项目;或者建材库房、危化品生产加工存储、危废品存储等易燃易爆炸影响居住安全的项目。
既有建筑装饰装修改造过程中不应改变原设计防火分区,不应减少消防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和数量等。另外,既有住宅公共区域宜增设健身场地和健康步道。机动车位及公共停车位宜按照当地规划建设项目停车位配建标准配置,并按规定要求预留充电桩建设条件。非机动车宜就近设置集中停放点,停放点宜具有遮雨措施,并配套电动车充电设施。宜在临近住宅单元出入口处设置救护车辆停靠位置。
鼓励住宅建筑加装电梯。既有住宅宜设置防止高空抛物监控设施。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伍静
编辑:彭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