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江苏八旬老人寻找安徽战友后续:老战友很快来电 要和他拉拉呱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今年80岁的江苏无锡陶浩明老人手头珍藏着一张拍摄于1971年底的照片,希望通过新安晚报寻找当年一起工作过的战友。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点击:“亲爱的战友,你们都还好吗?” 江苏一八旬老人珍藏半个世纪前合影想寻找安徽战友)。很快,就有战友拨打新安晚报热线电话和陶浩明老人接上了头。目前,陶浩明老人已经和20名老战友在微信群里相逢。“谢谢新安晚报,让我们汽车连的战友重逢。”陶浩明老人说。

战友来电:我要和他拉拉呱

2月9日下午,芜湖市的檀群云老人来电反馈,称自己是陶浩明老人的战友,希望通过新安晚报联系到他。当天,记者联系上檀群云老人。今年80岁高龄的檀老竟是59届兵中最年轻的。檀老向记者追忆起当年激情岁月。1971年随部队到地方,其中一部分战友则投入到生产战线中。

“陶浩明当时属于生产股,在农场里当会计搞生产。当时我在部队的运输股里当助理员。那张大照片是部队离开之前的合照,在那之后大家就奔赴不同的工作岗位。”檀老说,在离开农场以后,其于1974年来到芜湖,复员到其他岗位上开汽车,后来在一家机关单位工作直到退休。

“请把陶浩明的电话号码给我,我要和他拉拉呱。”檀老语气中带着些激动。

老人梦圆,一再表示感谢

两个人接上头后,陶浩明老人被檀群云老人拉进了一个战友群。在和战友阔别半个多世纪后,陶浩明和20多个老战友们重新在网上团聚了。随后,陶浩明老人把新安晚报的报道发进了战友群,大家都很激动,仿佛重新回到了那段青春岁月。 檀群云老人告诉记者,这个群里的战友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两省,大多数人在安徽合肥,还有少部分战友在无锡、扬州、淮安等其他地市,“如果不是疫情原因,肯定会想办法聚一下的。”

2月11日,陶浩明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一些往事。“我是1963年当兵学开汽车,1971年离开汽车连去35师船队当文书,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了,在这之后与汽车连其他战友的联系也就此中断了。”陶浩明说,他跟随部队辗转多地,其中在安徽呆了有十几年,安徽可以算作是其第二故乡。他曾经在安徽芜湖、宣城、全椒等地工作过,对安徽有着特殊的感情。

陶老对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一再表示感谢,“报道刊出,很快就有了回应,可以看出你们的影响力非常大。谢谢你们,让我们这些汽车连的老战友又重新团聚在一起。”

当年因为有文化,喜欢读书看报,陶浩明才被调去担任了文书,现在已经退休多年的他仍然喜欢阅读。陶老向记者表示,他会关注《新安晚报》这份来自他“第二故乡”的报纸。“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汽车连的战友们也和我一样热爱读书看报,要不然怎么能找到我呢?”陶老逗趣地说。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这些曾经在一个锅里吃饭的小伙子们,如今都已经成为了两鬓花白的耄耋老人。陶老告诉记者,他希望有机会能把那张珍贵的照片重新冲洗出来,让每个老战友人手一张,将这段时光珍藏。

耿天宇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赵明玉(受访者供图)

编辑 王翠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