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刘应该会非常唏嘘,老实讲虽然《三体》原著卖得非常好,包括海外版权,但是往前数个几年,《三体》的影视化之路并不平坦。那是一个还没有《流浪地球》遍地五毛特效的时代,最早垮掉的是动画版《三体》,垮得比较厉害,好在有热心的网友在坚持推进“我的世界”版三体故事,虽然是搭积木的状态,但总算在忠于原著推进故事。
忠于原著,是改编《三体》的核心。然而,奈飞版《三体》毕竟在第一季,就匆匆把“云天明”的脑子送上了天。
显然国内原著粉不太买账
先定一个调子,奈飞版《三体》肯定不如国剧版《三体》,主要基于《三体》第一部的故事,在整个氛围感上,起码要肃穆,庄重,凝滞。三体故事的开始是非常现实主义的,而并不出现的对手塑造的是悬置的张力——这也是一种腔调。所有的表演本质上都面对的是“一道绿幕”。也正是因此,两代叶文洁的气质吻合,大史和汪淼作为普通人面对“超纲事件”的反应,才让科幻故事显出扎实的现实主义质感。没有炫技。
在奈飞版上线的时候,30集的国剧版《三体》剪出了一个26集的精编版,摆明了要给奈飞的编剧和演员上上课;而奈飞版《三体》刚刚上线的第二天,一个叫许垚的人被判处了死刑,他毒害了一个影视公司的老板,那个老板是国内最早打算把《三体》影视化的人之一。
国际友人那里也输给了《幕府将军》
气氛就是这么诡异,奈飞版《三体》一下放出8集,烂番茄新鲜度和爆米花指数都不太行,这两个老外的评价体系很有意思,一个强调的是新鲜感,一个强调的是娱乐性,都不太行的意思就是:四平八稳。
戴维·贝尼奥夫和D·B·威斯,合称 2DB,代表作是《权力的游戏》,亚历山大·伍,代表作是《真爱如血》,三人组一起发力,在第一季结尾就把“云天明”威尔·道宁的脑袋送上了天,同时把“罗辑”索尔·杜兰逼成了面壁者。“人类的落日”推进很快,美式虫子和中式虫子遥相呼应,奈飞版肯定是加速了,还是美式思维。我有个《三体》死忠粉丝总结得特别好,他说其实《三体》是另一种《权力的游戏》,把各种纪元拉长看,没有一个人可以自称“重要的人”。无论叶文洁、汪淼、罗辑、大史、程心、章北海,或者奈飞版换个马甲的镜中人。
第一季就把“云天明”的大脑送上了天
据说曾国祥只拍了第一集,导演名单里有4个人,乱糟糟的缺少氛围感就难怪了。科幻影视作品真的很难表述这种氛围感,譬如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和维伦纽瓦的《沙丘》,都是有氛围感有气质的。奈飞版人物关系集中简化,显然会让《三体》的史诗感减弱,而这帮导演显然还是把大刘的《三体》想肤浅了。导演很认真地表现了“脱水皮囊”,很童趣地表现了“银河为你闪烁”,很开心地表现了“古筝行动”的肉体切割,口味堪比德州电锯杀人狂,起码对飙《周处除三害》。
奈飞版《三体》,失掉了精神力。(蒋楠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