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近日,有网民在参观湖南博物院时发现,博物院三楼的某专题展览中的一处注释出现明显错误,“清嘉庆”被错误注释成“清嘉靖”。7月1日下午,湖南省博物院有关工作人员就网民指出的问题回应大皖新闻记者,该注释确实出现错误,“正在重新制作展品展板,预计将于次日完成更正。”
根据该网民发布的图片,大皖新闻记者在湖南省博物院公众号上查询后了解到,该专题展览主题为“惟楚风流——明清湖南士大夫的笔墨丹青”,展示了湖南博物院藏明清时期湘籍或客湘士人的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明清时期湖南风雅士绅的书画艺术。游客发布的注释错误便出现在其中一件展品菊花石的注释上,注释引用《浏阳县志》,然而在备注年代时却错误标注为“清嘉靖”,该游客也在发帖中表示疑惑,“到底是明嘉靖还是清嘉庆。”
7月1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就游客指出的问题与湖南省博物院办公室取得联系,在将情况反馈后有关工作人员表示需要核实后向记者进行答复。
7月1日下午5点前后,湖南省博物院有关工作人员向记者回电反馈并确认,核实后,确实发现一块展板上存在这一注释错误,正在重新制作展品展板,预计将于次日完成更正。对于游客的疑问,该展品正确注释和年代,该工作人员表示需要具体器物部门的工作人员修正后才知道准确的年代。对于为何会出现这一低级错误,对方解释称,可能是由于院内工作人员对年代信息不够敏感,在编辑过程中导致了工作失误;由于此前并未收到相关反馈,所以未能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同时,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很重视这些反馈,对网友以及广大热心游客的监督表示感谢。
大皖新闻记者 孙召军 实习生 袁昕亮
编辑 许大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