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语丨别让这种“质疑”伤了救人者的心

近日,武汉大学大二医学生孙毅杰在飞机上救人的事情,引发网友关注。然而,有网民质疑其“临床知识匮乏、没有执业资格”。无独有偶,近日,在湖南衡阳街头,过路的医学院男教师盘先生和另一位过路的女医生合力抢救一名昏倒女子,轮流实施心肺复苏,成功抢回一条生命。这桩本一目了然的好人好事,却遭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质疑”,指责救人者是在“袭胸”,应该“换个女的来按”。(中国青年报7月28日、7月15日报道)

助人为乐是中国传统美德。从地方到国家,都在鼓励这种美德,例如各地不断涌现的“好人榜”,其中有一项正是助人为乐。孙毅杰、盘先生和女医生作为没有救助义务的外人,在见到别人发病后,第一时间施以援手。他们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不一,但都采取了相应措施。特别是孙毅杰,他只是入学不久的医学生。询问病史、观察脉搏心率、量血压、查血氧饱和度……一系列简单措施快速进行,无不体现孙毅杰救人心切。盘先生和女医生为昏迷女子轮流实施心肺复苏,成功抢回一条生命。他们都是助人为乐的典型代表。

然而,事后网上出现一些“质疑”声,如质疑孙毅杰临床知识匮乏,没有救人资格;质疑盘先生是在“袭胸”,侵犯昏迷女子隐私……这些声音让救人者始料不及,也让大众感到莫名其妙,甚至愤怒。

这些“质疑”声抓住某一点来说,似乎有一定事实基础,但这种“质疑”声对整个事件视而不见、昧着良心妄加评论,肆意向救人者泼脏水,撕裂公众对乐于助人的共识。特别是整个事件有众多目击者,全程清晰可查,并无任何疑点。如此来看,这些“质疑”可谓混淆是非,毫无道理可言。

“质疑”背后,最受伤的莫过于救人者。面对流言蜚语,孙毅杰作出解释,直言此次救助没有涉及有创操作、药品使用,并认为即便涉及民事损害,他也不需要承担责任;而盘先生坦言面对恶评,内心会觉得不好受。好在,正义的声音是主流,无数网民的支持让他们感到欣慰。他们都表态,以后遇到类似事情,依然会义不容辞冲上前帮助。

社会需要敢于发声的人,但这种发声不是哗宠取宠,不是蹭流量博眼球,更不是恶语相向中伤美德。希望有关部门能对这种无脑“质疑”采取必要措施,该禁言的禁言,该封号的封号。别让这种“质疑”伤了救人者的心,伤了公众对传统美德的认可与期许。(许正文)

编辑  许大鹏

—— 本文由大皖新闻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