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淮北,这座依托煤炭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在为国家改革和建设贡献大量煤炭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迫在眉睫……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和荒山绿化,
如今的淮北,山青、水碧、天蓝、城绿,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在皖北大地上,为实现“绿金淮北”的城市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东湖显地
变废为宝 生态修复
9月20日傍晚,记者来到南湖风景区,淮北首届灯光艺术节正在这里上演,造型各异的灯饰依山傍湖,如繁星点点散落在牡丹园,游人在如仙境般的光影中徜徉,感受着南湖的魅力。
很多外来游客并不知道,美丽的南湖风景区原是采煤塌陷区,是城市的“污点”,淮北市因势利导,变废为宝,把这块区域打造成了一个集休闲、旅游、度假为主的综合性水上公园,成为皖北地区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南湖公园
现在的南湖,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广大市民和周边群众健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成为淮北市采煤塌陷综合治理的“新典范”。 南湖片区因良好的“绿色生态”而成功获批“安徽省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称号,成为皖北地区首个通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的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南湖核心区已经顺利通过了创建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专家评审。南湖公园与城北相山公园遥相呼应,正在逐步成为淮北城南的绿色核心,并将最终构成“北上相山,南入南湖”的生态城市格局。
有山有水 有村有闲
采煤塌陷区经生态修复后,淮北市中心形成南湖、东湖、中湖一串50平方公里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呈现“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自然风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榴园、全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南山等各具魅力的美丽乡村星罗棋布,田园风情引人入胜。
位于淮北市主城区中部的东湖,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先后投资近4亿元,打造以滨水湿地和主题公园为特色,以生态休闲特色风貌为主的“绿湾”。西北角占地300亩的宜园于2017年元旦对市民开放。此外按计划,今年投资5000万元建设岱河景观带滨河公园工程。
在东湖景区,万亩花海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游客。每到周末,淮北市民张女士都会和家人、朋友骑着共享单车来赏花。他们背对花海伸出双手,用相机记录下这美丽的风光。“淮北越来越美了,以前这里是采煤塌陷区,黄土露天,沟沟壑壑,没想到现在有湖、有园、有花,成了旅游目的地。”张女士说。
处于淮北市生态走廊带枢纽位置的中湖,是西部老城与东部新城的核心衔接带。中湖治理完成后,将形成可利用土地2.45万亩、可利用水域1.16万亩,总蓄水库容达3680万立方米,成为全国地级市城区中面积最大的人工内湖。记者从淮北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了解到,横跨中湖景区的创新大道预计10月底主路面具备通车条件,年底前正式竣工。“道路建成后将完善中湖景区各骨干路网的衔接,改善道路沿线景观布局,加强城市的运转效率,扩大城市的辐射吸引能力,对城市品位、区位优势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淮北市重点局局长葛云露说。
荒山变绿 榴园飘香
近年来,淮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把造林绿化作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创造性地开展石质山造林绿化工作。从2003年以来,淮北市在石质山绿化工作中,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绘就蓝图画到底,让“石头山上造林”从不可能成为现实,把荒瘠的皖北丘陵变成了“绿色江南”。
相山公园
近20万亩石质山披上绿装,城市建成绿地率43.76%,绿化覆盖率44.98%,淮北成为淮河以北为数不多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主城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现有相山、四季榴园国家4A级风景区、南山3A级风景区,龙脊山森林公园等特色公园。
淮北市出台育苗扶持办法,对造林连片1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500元,提高了沿山村民向石质山要效益的积极性。退休教师石宗洪承包200亩荒山,种植石榴、杏、核桃等1万多棵,树下套种瓜类、蔬菜,每年仅果树收入就达3万多元。
张炎林,绰号“树翁”。因为他用10年时间,在相山孟山山头的乱石坡上种下了一片树林。2007年3月16日,张炎林登上孟山山头,看到裸露的青黄色山石与春色格格不入。从此,他就与这片“石头坡”扛上了。种树,从偶然变成了习惯。在山坡上刨树苗、挖树坑、种树苗,手磨出茧子、被石头的棱角划破皮渗出血是常事,但他从未后悔过。10年来,张炎林共在山坡上栽了200多棵树苗,成活了107棵。“10月12日,是我85岁生日。只要我能动,我就会一直种下去!”站在山顶,俯瞰亲手种下的柏树林,老人动情地说。
9月28日至30日,淮北第八届石榴文化旅游节在烈山区榴园村举办。美好乡村四季榴园,隶属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位于淮北市市东部山区,龙脊山脚下,榴园村下辖宋庄、塔山、赵庄和刘庄4个自然村。人们一直有到榴园村“春夏观赏石榴花,金秋亲手摘石榴”的习惯。现在的榴园村成了淮北人游玩观赏的好去处。
来到榴园村,满山的石榴红艳艳地垂在枝头,丰收的果实来自于村民的辛勤付出,也得益于政府的好政策。淮北将荒山绿化与发展以石榴为主的经果林相结合,提高经济生态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制定了石榴产业发展规划,对开发荒山种植石榴连片50亩以上的无偿提供苗木,成活的每株再补助1元;实施石榴提升计划,石榴种植村每村配备1名农民技术员;扶持石榴协会建立石榴展示园和保鲜库。目前全市已种植石榴面积7.3万亩,年产石榴近12万吨,产值达3亿元,跻身全国六大石榴主产区行列,编制的《塔山石榴》已正式作为省地方标准颁布,塔山石榴顺利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评审。
“以前我们村子很穷,小伙都娶不上媳妇,开展美好乡村建设以后,政府出钱修路、种树,很多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了。现在我们全村人光靠这石榴,收入就翻了几番,今年人均收入达到一万六千元。” 村民陈师傅说。
徜徉绿林 人民幸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走进相山公园,盘旋的山路上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不少市民在健身器材旁舒展筋骨,锻炼身体,还有人或信步赏景、或临湖听风、或登高远眺。这里有老年人徜徉绿林的闲情逸致,有少小嬉闹的欢愉阵阵,也有一家人共处的其乐融融。
榴园村的石榴红了。 宛婧/摄
相山公园坐落在淮北市相山南麓。有奇峰、云洞、林海、苍柏、古寺、汉碑。人文景点有乾隆皇帝题词“惠我南黎”、水牛墓、奏鸣台、饮马池和藏经洞等数十处。山顶云洞吞吐云树、顷刻万端;香炉峰形势惟峭;叠翠峰翠色诱人。
除了可以休闲赏景、健身锻炼,相山公园里还有一片戏迷天地。戏曲爱好者正在演唱《红娘》,周围或站或坐的20多名观众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在优美的音律、动人的爱情故事中。
“我们退休以后,就经常在一起唱戏,相山公园不收门票,环境秀丽,只要不刮风下雨,我们都喜欢到山上来,演泗州戏、黄梅戏、打腰鼓等等,说说唱唱,自娱自乐,老年生活过得不错。”戏剧爱好者马老笑嘻嘻地说。
今年6月28日,淮北首座市级开放式党校——相山公园开放式党校正式启动。通过邀请党校教授、退休老党员登台授课、举办“红歌颂” “红色电影月”、播放红色电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党建宣传教育融入日常。
“相山的变化见证着淮北为居民幸福所做的步步努力,也承载着人民对相土深沉的爱意。相山公园是我们淮北人名副其实的后花园,我们有满目的苍翠绿林,有辽阔清澈的湖泊,有湛蓝的天空,淮北人真的很幸福。”市民马先生说。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宛婧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淮北市外宣办提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