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听见手机短信提示音,我站住,摸出手机,解锁。就是这么一会儿功夫,听到有人说话:“我也想到大城市,但是别的地方我不认识人啊。”
我定睛一看,旁边的电动车上靠着一个快递小哥,正在打电话。
他这句话好像也没什么,但我听来就有点触动,二三十年前,我也像他这样,是一个想去远方但是没有机缘的年轻人,我瞬间穿越回那个又跃跃欲试又无能为力的自己。
但他忽然亢奋起来,连说:“可以呀,可以呀,我本来就很喜欢广州!”他的身体随着语调一起抬升,像一只弓被拉紧,应该是对方告诉他,广州有不错的工作机会。我为他高兴起来,他说的是广州,大城市,应该不会被拐到某些危险地区,是的,防诈骗这根弦我始终是绷紧的。
这中间我看见我手机上是条广告,我删掉,继续前行。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但我很有可能见证了一个人人生里最关键的两分钟。
也许他接着就去了广州,认识了很重要的人,有了更好的发展。多年后他喜欢跟人说那缘起:“就是那个谁谁忽然来个电话问我要不要来广州……”他说着,笑起来,好像看到那个坐在电动车上的自己,他以为那只是只存在于他自己记忆里的影像,不曾想,会有一个完全不相干的我,和他一起收藏着。
与他人擦肩而过,按说是个非常偶然的时机,听到的都应该是随机而琐碎的信息。但我常常一不小心,就听到了别人的关键时刻。
比如有一次,我在加油站听到女工作人员跟她的同事说:“去年我被油浇了,都是你……(那半句没听见),要是我老公……(又没听到)我当时身上都烧红了,医生说我起码休息俩礼拜,我第二天就来上班了。我觉得你这个人特别好,对人好,又大方……”
她说的情形我不太懂,也可能听错了,反正她遇到个事,这个女孩子帮了她,比她老公都强。去年的事,她感念于心,大概一直都想表达,找不到时机。羞涩的人,是艰于说出感激的,不但需要心理建设,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一刻各种机缘凑巧,她说了出来,居然就被我不早一步不晚一步地遇上了,祝她们友谊地久天长吧。
也不是所有时候都能听到别人倾诉衷肠的,但被风拽过来的只言片语里也常常含有巨大的信息量。有次我过斑马线时,听到对面走来的人说:“我养了TA几个月,养得我倾家荡产的……”
他们走远了,留下被好奇心折磨得够呛的我。他到底养什么能养得倾家荡产?养猫狗显然不可能,也许是养“基”(基金)?但他说是养TA,是养一个情人吗?男人若是养情人花了很多钱,是不大可能跟人说的,太羞耻了,说明自己完全没有个人魅力。也许还是养猫狗,如今猫狗生病,花上个五万十万的大有人在,夸张点说就是倾家荡产。
走路的时候,人们会有个错觉,认为动态中的那些话会随风而逝,不会被谁随刻意收集,说话就像在密闭空间一样自在。若处于静态就会注意一点,咖啡馆里总有人大谈以“小目标”为量词的生意,但不会不管不顾地倾诉衷肠。
不过这也跟个性有关,在自家或者单位的电梯里,面对的都是半生不熟的人,就算打电话,也会很注意地不透露太多信息,但我居住的那个楼栋,似乎住了不少性情中人。
有天深夜,我下楼去便利店给娃买夜宵,在电梯里遇到一对情侣。他俩应该是在热恋中,身体语言就是旁若无人,我也很自觉地侧身向壁,尽量让他们感觉不到外人的存在。男孩把手机给女孩看,女孩说你要是喜欢就买呗。男孩说我也不是喜欢,就是觉得合适。女孩说,我觉得不合适,你是帅哥,不应该穿这种毛毛拖鞋。
男孩说,就你这个美女可以穿。大冬天的,女孩的脚上确实穿了一双毛茸茸的拖鞋,女孩说,我不是美女。男孩特别霸总地说:你是美女!
作为电梯里唯一的旁观者,我只能感叹年轻人的狗粮来得猝不及防。
有段时间,我赶巧总在一个时间点回家,接连好几天,在电梯里碰到一个男人,他永远在打电话,永远开免提,对面永远是同一个女人,他们永远在谈投资。
第一次碰到他的时候,我听到对面的女的说,如果某某觉得我们是男女朋友的话,让你投资也正常,那谁谁老婆也在里面嘛。如果某某觉得你只是在追我的话,那就不太好说了。
话不多,信息量很大。应该有个某某是他们共同认识的,跟女人更熟一点,某某在煽乎男人投资。女人怀疑这个某某以为男人还在追求状态,拿自己当诱饵。
那么这男的到底是追求者还是男朋友呢?俩人说话这么不见外,我猜是她还没有官宣的男朋友。我还想听下去,男的所在的楼层到了,他下去了。
第二天,我又在电梯里碰到男人,电话那边是我已经熟悉的声音。男人在说一个投资项目,某地的小吃,两万五加盟费,五万开店,可以搞一百家。女人跟他抱怨路上太堵,后面司机太差劲。
我也算半个吃货,却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小吃。等我出了电梯,刷短视频,发现满屏红红火火全是这个小吃。我心中感慨,这种热点,我听了就听了,人家生意人却看到了风口,生意人和我这种普通人之间也有壁吧。
没过几天,我又在电梯里遇到男人,他仍然在跟女人通电话,女人说要去旅游,说订酒店机票的过程,都是日常琐事,但能听出来抑扬顿挫比前几天夸张了点,原因只有一个,她对于男人的感情没有前几天自信了。
男的声音有点疲惫,一连串的“可以,可以”,看似赞同,其实等同于句号。还要她注意下天气,我理解这话是垫吧一下,不让他的回复显得太秃。
人和人说话,谈得入港就是不停地抛钩子,话不投机,就是没有钩子,平滑得随时可以结束。这番对话里,女人抛的钩子男人一个都没接。
想起前几天女人跟男人抱怨堵车时,男人全身心的感同身受,不由感叹,爱意消失的表现,就是对方拒绝你的分享。热恋的时候,长久的停顿都不意味着冷场,连呼吸都有粘着性。不再爱了,哪怕你讲最惊悚的悬疑故事,对方都不想听到结尾。
我还记得他曾兴致勃勃地跟她说要开小吃店,这才几天,那个小吃好像也没那么火了,他们的爱情,和网红小吃的起落几乎同步,而我有幸在电梯里统共短短的几分钟里,看到了全过程。
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这个男人。我相信他一定还住在这座楼上,只是我们不再有共同的时间点。这个男人,我以前也没见过,时机比距离还要关键,时机不对,咫尺就是天涯。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经常会被人寄予厚望。“我想跟你聊聊我的故事,我的人生可以写成一本书。”我屡次听人这么说。奇怪的是,那些郑重其事讲给我听的故事,比我自己窥见的乏味得多。
有次我接受一个漂亮女人的邀请,听她讲她的初恋,同桌的他。她当年和同桌情投意合,后来失散,这些年她南上北下去了很多地方,找寻这个男人,现在,她终于找到了他。他和她始终在一个城市,并且也在找寻她。
她几乎全程泪光闪闪,让她本来就美丽的眼睛更加璀璨。但是我听着总觉得奇怪,她太深情她的故事也太完美,像琼瑶剧。另外,这都大团圆了,为什么还要讲给别人听呢?她是不是只是想找个人羡慕她。
又过了一阵子,我碰到她,和一个年纪很大的男人在一起,显然不是同桌。她若无其事地说,这是她丈夫。我几乎生起气来,我觉得她欠我一个交代。不过我们是萍水相逢的关系,所以我生着闷气就走开了。
很久之后我还在想,她不是跟同学爱得死去活来吗,怎么突然就结婚了。后来我想,这两者可能是并行不悖的,她要结婚了,对方她不太喜欢,她需要一段配得上她美貌的从前,便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二次加工,夸大了一段往事。也不能说就不对,她毕竟不是写作者,不知道她刻意隐瞒的,其实是最有意思的那部分。
当事人亲口说出来的故事很难没有粉饰,像粉墨登场,像《倾城之恋》里白流苏“不由得偏着头,微微飞了个眼风,做了个手势”,妩媚,但是不自然。人有限的头脑,不敌生活本身的波澜壮阔,而那些偶尔听来的只言片语,是无意中抛来的小小浪朵,只是那么一朵,足以让你看到人性的丰富,生活的无尽可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