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苑 »

李良旭:木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舅舅是乡下一名表演提线木偶的艺人。据说舅舅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师傅学习表演提线木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舅舅学会了300多支表演提线木偶的曲牌旋律以及南鼓、钲锣等古乐曲,成为乡下远近闻名的提线木偶民间艺人。每逢乡民婚嫁、寿辰、婴儿周岁、房屋奠基上梁或落成、迎神赛会等,舅舅就会被人请去,在现场表演提线木偶戏,以示大礼。

舅舅表演提线木偶善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他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更侧重夸张与变形,尤其强调木偶的性格化和表现力,使这项传统表演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和生命力。

回乡下看望舅舅。舅母说:“村头一户人家新房铺木地板,在我们乡下,新房铺地板是一项最隆重的事,你舅舅被请到现场表演木偶戏了。”

我正想看舅舅表演的木偶戏,赶紧往村头跑去。很远,我就听到一阵南鼓和钲锣的乐曲声,循声望去,只见一户人家的房屋大门上,扎着大红绸带,火红火红。房屋的门前,搭着个简易小戏台,戏台下,坐满村里一群老人和小孩,人们盯着戏台,时而会心一笑,时而面色紧张。几个小孩按捺不住,挥舞着小拳头,嘴里不时嚷着:“打、打、打!跳过去打!”旁边大人制止道:“急什么?戏还没到那块呢,慢慢看,好戏在后头呢!”小孩伸了伸舌头,开始安静地看着戏台上的木偶表演。


我看到,戏台上,舅舅双手提着提线木偶,灵活地扯动着木偶上一根根线,那木偶腾、挪、跌、宕,表演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引来台下一阵阵叫好声。舅舅的木偶戏表演得真精彩,艺术地表现了人间的喜怒哀乐,生旦净末丑。

在一阵激昂的锣鼓声中,舅舅的木偶表演结束了。我兴冲冲地上台帮舅舅收拾道具。我一边收拾道具,一边对舅舅的表演赞不绝口。舅舅说:“提线木偶只是在按照人的指令在机械地表演,一旦离开了人对它们的牵引,它们立刻瘫倒在地,没有了美感。看提线木偶真正内行的人,是看那提线的人,看那人的手指运用、看那人的腾挪跌宕、看那人的喜怒哀乐,这才赋予了木偶以灵魂和思想。”

我忽然感到,舅舅在表演中,赋予了木偶以思想和灵魂,才让木偶表现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才让木偶表演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木偶是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做人是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灵魂,这才是做人的道德底蕴和人文精神。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