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苑 »

叶荣荣:给“下面”一个笑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下班回家,正要走进楼道,一位中年妇女在我身旁的停车线内支起电动车。我无意扭头一瞥,她也抬起头来,客气地问候,“你也住在这啊。” 

她的笑真诚和煦,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如同一泓清泉淌进心里。 

我想不起她是谁。不能没有礼貌,我和气回应道,“是啊,真巧,你也住这个小区?”我的笑充满阳光。 

进了楼道,这张笑脸始终浮现在眼前,竭力地想,她是谁?在沙发上坐了好一阵,突然记起,她应该是单位南楼的保洁员。 

单位有两栋楼,相隔几百米,由不同的保洁员负责清洁,我平常在北楼办公。去年,上级领导要来参观南楼的党建馆,我提前去南楼找保洁员打扫卫生。她可能把我当成了领导,笑容里充斥着紧张和不安,看起来有些生硬。我交待着清洁的要求,她不停地“嗯、嗯”,点着头。 

隔天去检查,打扫的效果比我想象要好,没有点到的细枝末节都进行了清理,我很满意,领导也很满意。我特意去向她表达谢意,顺便告诉她我不是领导,只是一个办事员。她很意外,双手摆得像拨浪鼓。 

我把两张笑脸进行对比,同样的人,不同的节点,笑的含义大不相同。第一次是勉强的笑,是不得不笑。第二次是自愿的笑,是真心友好的笑。两者之间的转变就缘于我的一个善意的笑。 

有一个段子。说职场是一棵大树,每个人都是爬在树上的猴子,往下看都是笑脸,往上看全是屁股。社会岂不是如此,如果你活在低处,想得到笑脸几乎就成了奢侈。 

每一个人都身处大树的中间,有“上”,也有“下”。在给“上”笑脸的同时,别忽略了对“下”的笑。也许,给“下”一个笑,你能收获更多。 

珍惜你笑脸的人,理应得到你的笑。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