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徽煌之路】开放不停步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徽煌之路】开放不停步

【徽煌之路】开放不停步

【徽煌之路】开放不停步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世界潮流浩荡,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40年来,敢为人先、富于创造精神的安徽人把握先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安徽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搭台制造业大会唱安徽开放大戏 

拿着手机,即可直接打开汽车的空调、天窗、尾门。汽车有了“灵魂”,不仅能听懂语言,还能猜出司机的内心。坐进车里,不用触碰任何屏幕,就能进行全息投影交互……在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上,LION智能座舱”和“奇瑞雄狮”的各种“黑科技”,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参观者的“脑洞”。 

作为安徽制造业领域的代表,奇瑞汽车以“人、车、路融合的智慧生活”为主题,在制造业大会上展示了奇瑞第三代智能汽车、第四代增程式燃料电池汽车、LION智能座舱和搭载“奇瑞雄狮”系统的旗舰SUV瑞虎8,以强大的智能产品阵容,为全球消费者勾勒出了一幅未来智慧生活新场景。 

其实,作为中国率先走出国门的汽车制造商,奇瑞已连续15年位居中国乘用车出口量第一,让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享“安徽制造”。 

从发展初期就注重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奇瑞汽车是我国第一个将整车、CKD散件、发动机以及整车制造技术和装备出口至国外的轿车企业。2001年,奇瑞产品第一次出口叙利亚,此后陆续拓展至乌克兰、俄罗斯、伊朗和埃及等国家,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2017年12月,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主导发起并购德国知名压力机制造商Lauffer公司100%股权,Lauffer将成为合锻智能扩大海外市场的“桥头堡”,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营收水平,Lauffer公司则进一步扩大了在中国的影响。双方优势互补,创造协同效应,更好地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从山区工厂走向世界,“海螺”品牌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崛起,已是全球水泥、型材行业最大的单一品牌,成为享誉世界的安徽制造。“海螺”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类资源,加快“走出去”,实现了从产品出口到技术输出、再到资本输出的大步跨越。 

北京时间2月8日晚上10点30分,华米科技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敲响开市钟。这家创立于2013年的安徽本土企业,成为我省第一家在美国首发上市的企业,它正加快自身的“全球化”进程。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研发制造“小米手环”闻名业界,正争做全球最大的人体数据公司、做全球运动健康医疗服务的领导者。 

越来越多的安徽品牌代表中国制造,驶向全球市场的浩瀚之海。今年的世界制造业大会和徽商大会作为安徽扩大开放的重要抓手,将更多的安徽品牌推向世界,也向国内外英才、企业伸出橄榄枝,请他们来皖创新创业、投资发展,一起拥抱新工业革命,携手攀登制造业高峰。安徽正在坚持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而实践证明,扩大内陆开放,必须在基础设施、通关便利和平台建设上狠下功夫,大幅改善开放条件,为开放发展铺平道路、提供支撑。这些年来,安徽构建高水平大平台,成功举办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第十届中部博览会、国际徽商大会和“四百”对接活动,以及“开放的中国:锦绣安徽迎客天下”外交部安徽全球推介活动,打造引资引技引智的“金字招牌”。 

“国字号”开放平台助郑蒲港接轨国际 

2018年6月28日,从乌拉圭进口的14.19吨冷冻带骨牛肉在郑蒲港“国字头”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入境,这是该口岸获批运行后首次办理肉类直接进口业务。新兴的江北新城与广袤的国际市场,因一条航线紧紧联系在了一起。郑蒲港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政策环境,成为马鞍山、安徽与国际接轨的前沿阵地。 

2018年7月24日,马鞍山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海关总署复函,取得关区代码“3324”,标志着综保区正式迈向封关运营。从郑蒲港新区呱呱坠地,到综保区取得历史性突破,随着时间的前进,郑蒲港新区口岸大开放、大通关动作不断,郑蒲港新区的大门也愈加开阔。 

自新区成立以来,综合保税区、一类对外开放港口、肉类进口指定口岸三大“国字号”开放平台让郑蒲港新区开放带动作用凸显,通过国家八部委验收的综合保税区也让郑蒲港更加自信。依托郑蒲港新区前港后区的优势,综合保税区这块“境内关外”的特殊区域为马鞍山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郑蒲港新区秉承“港口是最大资源、开放是最大优势、创新是最大动力”的理念,坚持“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的发展定位,重点建设“一区一港多口岸”,郑蒲港新区把“国际市场”搬到了家门口,成为没有海水的“国际港口”、没有跑道的“国际机场”。 

郑蒲港新区是安徽省改革开放以来“开放发展”的一个缩影,平台是外向经济的重要载体,通道建设是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基础支撑。2013年到2017年,安徽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快推进自贸区创建,复制推广自贸区试点经验56项,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改革、外资管理体制改革、对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各类开放平台和主体加快成长,新增国家级经开区5家,新获批建设3家综合保税区、4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11个进境指定口岸、中国(合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17年,全省外贸备案登记企业达到2.8万家,实绩企业超过7000家,其中,过亿美元企业达到68家,过10亿美元企业6家。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实力显著提高 

多年来,安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都得到进一步增强。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安徽推动深化改革、内陆开放有闯劲,具有沿江近海、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又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要积极融入国家“三大战略”,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近年来,安徽省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开放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取得了几个显著成就。 

安徽省开放发展实力显著提高,近五年来,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累计实现2406亿美元,年均增长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2017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一举超过500亿美元,达到了536.4亿美元,同比增长20.8%,总量和增幅均居中部第2位。服务贸易累计实现317亿美元,年均增长23.3%。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累计673亿美元,年均增长13%。对外投资累计43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154亿美元。 

而安徽开放发展结构也得到了显著优化。近五年来,开放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积极融入国家“三大战略”,皖江、皖中、皖南、皖北和大别山等区域开放协调发展。开放型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跨境电商贸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从6.2%提高到24.7%;累计已有80家境外世界500强在皖设立企业15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外资比重从17.4%提高到20.8%,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从28.2%提高到36.3%。 

安徽开放发展后劲显著提升,开放发展合力也显著增强。近五年来,安徽省积极探索开放发展新思路,党委政府领导、商务主导、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的开放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培育外贸竞争优势、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推动企业跨国经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省开放发展专项小组、自贸区经验复制等议事协调机制,开放发展的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基本健全;各地各部门积极支持开放发展,发展环境加快优化。

责任编辑:吴月峰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文章关键词: 徽煌之路 开放不停步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