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声音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城市精细化管理、住宅小区用电安全、员工应享带薪护理假……在安徽省第十三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多位省人大代表针对社会各领域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各自建议。
省人大代表陈莹 城市井盖应统一规划管理
近年来,无盖窨井伤人事件仍偶有发生,暴露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的不足。“如何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值得我们反思。”省人大代表陈莹说,相关管理部门的责任无法推卸。
“目前,城区窨井盖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在道路和管线建设、房产开发过程中对各类窨井的设置缺乏统一规划,窨井盖的材质和规格也没有统一标准。”陈莹说,以上原因导致各类井盖规格不一,质量差异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整体景观。不仅如此,由于各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给市政公用设施管理设置了人为障碍。“供水、供气、供电、电信、移动、有线等部门都有管线铺设,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井盖背后可能涉及十多个部门。”陈莹说,如果井盖出现坏损、丢失情况,没有相关部门进行及时修补,会给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为此陈莹建议,应当由城市管理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对各类井盖实施统一管理,特别是在新建、改建各类管线时,要对窨井盖的设置进行统一规划,与道路整体设计要求相符。此外,建设期内的管理工作也尤为重要,窨井盖的安装施工应符合规范要求,必要时可设防盗装置,其抗压强度、承载能力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严禁施工企业自行浇制各种井盖。
省人大代表曹桦 父母住院,子女应享护理假
“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健康长寿者也越来越多。”省人大代表曹桦说,“按照国际人口统计标准,中国老年人口比例失衡,安徽也进入了老龄化。”面对日益明显的老龄化问题,曹桦建议从社会优待以及保险制度等多方面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子女常年在外地工作,父母在老家成了‘留守老人’,这是许多家庭都会遇到的现实情况,然而繁忙的工作让子女无法经常回家看望老人。”面对这一实际情况,曹桦建议单位鼓励员工孝老孝亲,比如对于父母年满60 岁的员工,在父母因病住院治疗时,单位可给予员工不少于5 天的带薪护理假;如果是独生子女,其父母因病住院治疗,应给予不少于15天的带薪护理假。
此外,曹桦还建议我省制定发展老龄产业的扶持政策,尽快建立并快速推进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省人大代表姬书军 新建小区供配电应统一招标
“根据不完全统计,2017 年全省因小区供配电设备问题,引发火灾12 次,电力设备‘带病’运行安全隐患859 个。”省人大代表姬书军说,我省部分新建住宅小区供电配套设施安全问题突出,因供电设施引发的高层住宅火灾破坏力极大,需要引起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由于开发建设单位经济实力、经营理念的不同,在小区供电配套工程的投资上差异巨大。”姬书军说,对于一些供电配套设施配置标准不高的小区来说,交付初期,由于入住率低、用电负荷小,各种问题没有显现,随着入住率的提高、用电负荷增大,会陆续出现供电稳定性差、故障停电频发、电气火灾隐患突出等问题。此外,因供电配套设施规格、型号差异大,也给故障抢修救援带来了难度。
“我省应当对新建住宅小区的供配电工程项目实行政府统一招标,将工程主要设备材料和设计、施工、监理服务纳入政府统一招标采购范围,面向社会选取优质的设备与服务供应商。”姬书军说。
省人大代表沈松超 薄塑料袋生产企业应关闭
2007 年年底,我国发布了“限塑令”。然而10 多年过去了,塑料袋仍然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使用。
“限塑令的施行效果并未达到人们的预期,在街边的早点店、菜市场、超市,超薄塑料袋依旧盛行。”省人大代表沈松建议,各级政府要从生产源头进行管控,对违规生产超薄塑料袋的企业,实行严格的应关则关、应停则停等处罚。同时,倡导广大居民使用塑料袋替代产品或随身自带袋子,并全面实行塑料袋有偿消费。
委员声音
民建安徽省委 试点建立校园食品安全快检室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民建安徽省委调查发现,我省部分学校还存在食堂基础条件薄弱、设施设备不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食品安全不平衡等现象。从全省来看,大多数学校都没有配备专业的食品安全检测装备,导致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为此,民建安徽省委建议,试点建立校园食品安全快检室,并逐步向全省有食堂的学校推广。
民建安徽省委建议,首先严格落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行食品安全校长第一责任制,对于造成重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从严从重惩处;其次,规范食品采购存储标准及流程,学校食品采购人员日常采购时必须严格查验供货商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合格证明文件,采购后必须经食品安全主管负责人或学校负责人检查,没有问题后方可食用。
同时,推广开放式透明化厨房,公开食品加工制作过程。所有食堂工作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对加工制作、清洗消毒、留样管理等关键环节加强管控,确保有源可溯、有样可查;以适度补贴的形式,推动有条件的学校在后厨操作加工区域、食品库房等关键部位安装高清监控摄像装置,对食品制作实时监控。
民建安徽省委还建议建立校园食品安全快检室,持续加大对学校视频安全的监管力度,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及时查处并向社会公开。
省政协委员方浩徽 省直医保特病门诊管理应改进
省政协委员、安徽省胸科医院呼吸二科主任方浩徽建议,我省省直医保特病门诊管理参照合肥属地相关政策执行。
方浩徽认为,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省直医保与合肥市医保是分别对待、不同报销方式的,在目前各地区经济条件不等的情况下,医保报销的属地管理方法无可厚非。“但省直单位绝大多数位于合肥,人数不多,医保特病门诊很多年没有调整,特病门诊与属地差距太大是不合适的。”他说,省直医保门诊特病管理办法还是很多年前制定的,一直没有改变,涵盖病种少,只有8 种可以报销,除此之外只有住院才可以享受医保报销政策。
在方浩徽看来,合肥市医保门诊特病管理办法则要与时俱进得多,“2014 年就出台了相关规定,2019 年又作出调整,将治疗范围扩大,包括慢阻肺、哮喘、肺结核、肝硬化等49 个病种。”方浩徽说:“慢阻肺是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中重度慢阻肺以上的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等治疗,省直医保病人需要住院才能报销。”他指出,门诊花费需要自费,增加了门诊病人的经济负担,患者为了可以报销药费,往往会降低住院标准办理不必要的住院,而入院病人需要进行各种检查,又增加了医保和医院的压力。因此建议省直医保特病门诊管理尽早作出相应改进。
省政协委员徐凤梅 建议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
省政协委员徐凤梅十分关心孩子的家庭教育。在她看来,目前家庭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她建议,组建家庭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各中小学教师经常接触家长的优势,为家长提供培训服务。
“一些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忽视了对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孩子过度保护和溺爱,缺乏对孩子劳动、运动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期望过高,造成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徐凤梅说,家庭教育缺乏专业的指导机构和队伍,很多家长虽有科学教育的愿望,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不知从何处做起。家长需要专业指导机构进行“岗前培训”。
徐凤梅建议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形成政府主导、家长参与、学校和社区教育机构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将家庭教育纳入政府实事工程和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政府设立家庭教育工作专项经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对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免费专业培训,组建家庭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各中小学教师经常接触家长的优势,为家长提供培训服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