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2005年,江苏南通高中老师闾蓟敏通过造血干细胞捐献救下了身患白血病的十二岁安徽六安男孩刘腾博。两人在2006年以江苏省红十字会成立50周年活动为契机相见。原本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共同抗击病魔,成为了流着相同血液的“母子”,如今刘腾博再患舌癌,闾蓟敏依然选择伸出援手。
闾蓟敏与刘腾博(右)和儿子(左)。
2006年,在江苏省红十字会成立50周年活动上见到闾蓟敏的那一刻,小腾博一边喊着妈妈,一边跑向她,两人紧紧相拥,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之后的十九年里,闾蓟敏将刘腾博视为自己的安徽儿子,刘腾博也一直称呼闾蓟敏为妈妈,两人一直保持密切联系。刘腾博结束白血病治疗重返学校后,闾蓟敏一直为他支付学费直到大学,而上大学后有了勤工俭学能力的刘腾博也十分自立懂事,不肯再让“妈妈”补贴。
闾蓟敏与刘腾博(右)和儿子(左)
2025年6月,刘腾博因口腔溃疡与牙龈疼痛就医,不幸查出患舌癌。得知安徽儿子患病,闾蓟敏不知掉了多少眼泪,但哭过后她意识到要冷静下来,做腾博的主心骨。接下来,闾蓟敏一边帮刘腾博求医,一边替他筹集善款,缓解家庭的负担。
闾蓟敏与刘腾博。
闾蓟敏是江苏南通二中的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加入中华骨髓库后,也与不少志愿者与爱心人士相识。这对“母子”的故事曾感动很多人,因此闾蓟敏在微信朋友圈发出腾博患舌癌的消息后,不少了解他们之间故事的好心人主动伸出援手。
两天时间,闾蓟敏就筹集到了99位好心人共计五万多元的捐款。得知这么多人慷慨相助,刘腾博再三请闾妈妈代为表示感谢的同时,也觉得已经减轻了很大的经济压力,请闾妈妈回绝之后的捐赠。 这时与闾老师只有一面之缘的一位好心人又转来一笔捐款,表示, “正好加上我的一份小小的绵薄之力,百分百战胜(病魔)。”也有闾蓟敏的学生对她说,"谢谢你们两个人之间的故事,温暖了我们这么多年。"
目前,刘腾博经过一次手术,正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进行放疗。
8月4日,闾蓟敏看望在南京治疗的刘腾博。
刘腾博在南京治疗期间,闾蓟敏多次专程从南通赶到南京看望,8月4日,大皖新闻记者在刘腾博南京的出租屋内见到这对“母子”。面对江苏妈妈的关心和嘱托,安徽儿子又一次拥抱了妈妈,十九年前才到妈妈肩膀的男孩,如今已经高出妈妈许多,母子二人再次携手共同对病魔做出抗争。
大皖新闻记者韩喻 于源绮 见习记者 胡伟民
编辑 汪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