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合肥新闻 »

包河区:全面推进“老城复兴”,打造更有品质的生活空间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5 月6 日下午,包河区委区政府邀请文化、社科、媒体、建筑界的大咖汇聚一堂,就“老城复兴”课题进行专题研讨,旨在坚持滨湖引领的前提下,为全面推进包河“老城复兴”行动提供决策支持、收集锦囊妙计。现将座谈会专家观点摘录刊登,着力进一步营造包河“老城复兴”浓厚的社会氛围。

全面发掘打造包公廉政文化

□省文史馆馆员、安徽名人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合肥市政协原副秘书长、

文史委主任 戴健

AI04戴健

恢复和组建市级层面的包公研究会。合肥包公研究会成立于1991 年,时任市长担任会长。后因种种原因,包公研究会由名存实亡到自然消亡。目前仅存包河区包公研究会,包公精神传承研究会等,难以形成有力组织协调和开展活动的合力,导致包公出生地合肥落后于包公成名地肇庆,扬名地开封,迫切需要恢复或新成立合肥包公研究会。

重新启动包公园5A 景区申报工作。目前老城区四个城区内,唯一最接近5A申报可能的,就是包公园。前两年,包河区曾组织申报论证,终因面积、停车场、游客中心等硬件设施不过关而终止。这些仅凭包河区难以完成,建议纳入市级统筹,统揽5A的建设和申报工作。

邀请肇庆《青天之端》剧组来肥演出。《青天之端》是一部生动的廉政教育课,充满正能量,建议邀请来肥演出,费用建议由纪检、文化部门协商解决。多方联动开展学术交流研究。包河区包公街道和肥东县包公镇应联合开发包公宣传、包公旅游、包公廉政文化等方面的文化产品。目前我市包公研究会呈现出青黄不接的局面,要重视培育专家队伍,指导开展包公文化的研究,并加强交流。

全方位挖掘包河历史名人文化。全方位挖掘包河历史名人文化。要将淝河镇的卫立煌故居、民国街这个项目做大,沿南淝河从望湖街道到淝河镇到大圩镇,连点成线。要充分挖掘有关包河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如1839 年1 月31 日林则徐奉旨南下禁烟途中经过、漕运鼻祖陈瑄从南淝河扬名天下等。

全面推进“老城复兴”宣传要先行

□新安传媒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传光

AI04丁传光

从新闻学角度来看,“老城复兴”的提法很好,不同于其他各地提出的“改造”等词语。“复兴”这个词能够代表旧城改造的高级形式,是城市建设过程中更高层次的追求、具有新的升值空间,意义重大深远。

相较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合肥目前的文化景点、文化产品并不突出。无论是武汉的户部巷,还是成都的宽窄巷等,都已经成为这个城市叫得响的文化符号,而这些恰恰是我们“老城复兴”过程中需要重点发掘和探索的。比如,曾久居合肥的南宋文学家姜夔的故事就值得挖掘。在“老城复兴”过程中,不难造就一批能够影响人的生活和情趣的,带有文化印记的文化精品。

“老城复兴”是经济、文化、生活的全面复兴。尤其包涵了居民文化、生活文化的记忆复兴。在复兴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大拆大建,比如借鉴罍街的经典案例,在保留城市原有“味道”的基础上,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景点。

做好“老城复兴”工作,宣传要先行。“老城复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精心做好宣传,包括对内对外宣传。对内,应向老百姓宣传“老城复兴”的意义、方法、路径等,有助于他们更多地体验到幸福感、获得感,从而达到认同。对外,应通过持续的策划宣传,提炼总结,形成包河经验、包河模式,提升合肥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

打造合肥文化的精华区

□安徽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孔令刚

AI04孔令刚

孔令刚

包河区委区政府以超前的眼光率先提出“老城复兴”,是品质包河的深化,是城市建设理念的飞跃。

用文化、产业双提升来实现基础设施、居民生活、城市品质的三提升。老城空心化、空洞化、产业低端化,是造成老城衰败的根本原因。“老城复兴”,首先要用文化吸引人,让大家愿意来。比如,锅庐艺术空间的改造,就很有品位、很有味道。其次,要用产业吸引人,让人能够留下来,进行消费;第三,要让老百姓愿意生活在这里,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居民生活环境、城市品质等,这也是“老城复兴”的根本目的。

打破街镇行政区域概念,片区型推进“老城复兴”。在不搞大拆大建的基础上,“老城复兴”应该是片区型的复兴,不能按照街道区域来划分。首先可以把包河区“老城”划分成几个片区,比如常青街道南七片区、芜湖路片区等,要跨越行政区域概念,实现片区级的有机微循环更新。接着在一个大的片区内,进行整体规划,再划分成一个一个小片区进行改造。比如上海的新天地,就是这种模式的代表作品。

重视小街小巷的改造。要用“节点大提升、背街大整治”的举措,推进小街小巷的改造,科学种植好树木、花草,达到有绿荫、有鸟鸣、有合肥味道的目标。可以借鉴厦门的沙坡尾、宁波的海曙区、上海南京西路的成功经验,打造出“你憧憬的一种生活方式”。

打造合肥文化的精华区。要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整合第三方力量、第三方资金深度参与包河区“老城复兴”工作,打造合肥文化的精华区。比如常讲的姜夔、民国文化,通过系统调研,把这几个文化有亮点的地方一个一个作系统的挖掘、整理、串珠、提炼。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何迅纪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