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018年11月28日,航拍“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段施工现场,考古人员正在对发现的三板桥遗址、杨墩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2018年11月28日,航拍引江济淮工程,庐江三板桥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2018年11月28日,航拍引江济淮工程,庐江三板桥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2018年11月28日,航拍引江济淮工程,庐江三板桥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2018年11月28日,航拍引江济淮工程,庐江三板桥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2018年11月28日,航拍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杨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2018年11月28日,航拍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杨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2018年11月28日,拍摄引江济淮工程,庐江三板桥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来自厦门大学历史系的张闻捷副教(中)授带领研究生团队在进行现场考古发掘
2018年11月28日,拍摄引江济淮工程,庐江三板桥遗址考古此前发掘出来的完整陶器
2018年11月28日,拍摄引江济淮工程,庐江三板桥遗址考古此前发掘出来的鹿角等动物骨骼
被喻为“世纪工程”的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目前正在施工,该工程是国家重大跨省、跨流域调水工程,输水线路总长度700多公里,是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从2018年开始,安徽省文物部门开始对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沿线,发现需要进行抢救性保护的44处文物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在庐江县境内发现多个距今3000多年前古人聚居的台墩遗址,意义重大,填补了安徽的学术空白。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王从启 摄影报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