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苑 »

靳雪晴:忘不了的大馄饨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喜欢吃馄饨,也吃过很多种馄饨,但最忘不了的,是我少时从同学口中得知的一种大馄饨。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包括我在内,一共有三个身边没有妈妈陪伴的女同学,我们仨同病相怜,成为最好的朋友。这大馄饨就是其中一位同学她爸爸做的。 

那个同学的爸爸,既非厨师,也不是心灵手巧的厨艺爱好者,而是一名豪迈粗犷的矿工。而同学的妈妈是南方人,灵秀细腻,尤其是有着一手好厨艺,会做很多种小吃,其中最拿手的是大馄饨。这大馄饨是她妈妈家乡的水点心,馅是菜肉的,包法跟馄饨相同,可是大小却又跟饺子差不多,故名“大馄饨”。每次她妈妈一做大馄饨,她一口气能吃三碗,她哥哥吃得就更多了。 

在她妈妈无微不至又高质量的照顾下,他们兄妹和他们的爸爸,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好吃好喝的神仙日子。可是,这种好日子突然间就戛然而止了,她的妈妈竟因为一次小感冒,找邻居要了一些药吃,而那邻居给错药了…… 

她爸爸一向是寡言、严肃的,他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似乎仅限于“小宝,明天的功课预习了没?”“小贝,今天的作业做完了没?”之类的话,他从不曾像她妈妈那样轻轻地抚摩他们的小脑袋瓜,也不像她妈妈那样常常在他们的额头和脸蛋上留下吻迹。她妈妈在时,她爸爸每天干的事情就是上班挣钱,把钱交给妻子,其他的事情都做甩手掌柜。自从她妈妈去世之后,她爸爸的脸色就益发阴沉了。她和哥哥都觉得他不像妈妈那样爱他们,他们对他的感情也是惧怕超过了喜欢。 

由于妈妈在时爸爸是长年不进厨房的,以致对于葱和蒜,他也一定要掐断一点,嗅嗅那断面的味道才能分辨。所以,现在轮到他掌勺了,水平就很差,只能供人吃饱而已,也不懂得变换花样,每天的饭菜样式总是一成不变。 

一天晚饭的时候,她啃着馒头,用勺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捣着泡饭,委屈地说:“天天馒头泡饭,我实在是吃腻了,要是妈妈在多好!”话音未落,哥哥就在桌子下面狠踹了她一脚,她这才发现她爸的脸已是铁青。她很害怕,一句话都不敢再说,埋头吃完了剩下的饭。 

第二天下午放学后,她在外面玩了一会儿,回到家里发现厨房的门关着,里面传出时断时续的“砰砰”乱响,就问哥哥怎么回事。哥哥说:“爸在里面,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我也不敢问。” 

他们俩坐在饭桌旁,饥肠辘辘地盯着厨房的门,又过了好久,门开了,门口站着脸上糊着面粉、菜末和汗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爸爸。他很狼狈然而很高兴地说: 

“吃饭吧,这回总算变了花样了!” 

“变了花样?”她赶紧跑到锅边去看,只见一些形状和大小极不规则的大面疙瘩浮在水面。她立刻兴奋地又跳又叫:“噢,噢,吃大面疙瘩了噢!” 

“什么?”她爸惊呆了。 

好半天,他才嗫嚅道:“我做的是……是大馄饨呀……” 

我从来不曾问过那个同学,她爸爸做的这种难看的大馄饨,味道怎么样,她也从来没说过。但这么多年来,我始终认为,它的味道不亚于任何一种正宗的大馄饨——因为那是爱的味道,是为爱勉力的味道。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