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安大简”是继“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之后出土的先秦珍稀文献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为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了新的宝贵资料。
28日下午三点,安徽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徐在国将做客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栏目,畅谈自己研究古文字的兴趣,尤其是安大简的入藏、整理、研究。
徐在国
徐在国1966年生于山东省新泰。1985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89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吉林大学古籍所,1992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2—1994年在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97年在吉林大学古籍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安徽大学教授,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二级教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指导教师。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安徽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特聘研究员。
徐在国的研究方向是古文字学,侧重于战国文字和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已经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诗经〉的整理和研究》1项、古委会项目2项。现主持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安大藏战国竹简儒家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出版著作
从1989年踏入吉林大学学习古文字,至今30多年,徐在国沉潜于古文字之中,出版专著8部,发表本专业论文100余篇。获教育部一等奖二次(排名第二、第三),安徽省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二次。主要著作包括《隶定“古文”疏证》、《传抄古文字编》、《楚帛书诂林》、、《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书——徐在国卷》、《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等。立足于战国文字研究,在古文字疑难字考释方面做出了成绩,考释了多个未识或误识的古文字,发表古文字学方面论文近百篇,首次对隶定“古文”做了系统研究,编纂了传抄古文的第一部字编《传抄古文字编》。对战国文字资料进行爬梳整理,近年整理和研究安大简及新出古陶文资料,颇受学界关注。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