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苑 »

盛家飞:梦里江南知多少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从小生活在北方的我,对于江南的向往和喜爱,似乎是源于基因里的一种情愫。在从未涉足江南之前,我对江南的一切构想全部来源于课本,我心中的江南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也是“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是“二十四桥明月夜”,也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是撑着油纸伞的雨巷,亦是打江南而过的马蹄,是翠柳,是长堤,是水榭,是佳人。

我丢失了长安古意,失约了洛阳花期,绝不会再错过江南风情。终于有一天,我如愿以偿地与江南邂逅。我游过南京的秦淮河,坐过绍兴的乌篷船,赏过扬州的瘦西湖,品过杭州的桂花藕,看过黄山的马头墙。览阅江南胜地,风光渐欲迷人眼,曾经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我曾单纯地认为江南就是长江以南地区,然而江南并不是单一的概念,依照地理、文化、气候不同维度,江南区域的划分各不相同。不管是皖南的古村落,还是苏州的园林;不管是杭州的湖光山色,还是南京的金陵文化,各地有着各地的韵味与内涵。

春登亭台楼阁,青石铺就长巷;夏看十里荷花,只将微波轻踏;秋赏三秋桂子,姑苏城外你我;冬钓一江寒雪,朦胧烟雨中诉说着情话。四时风光不停变换,在向游人诉说一段又一段不为人知的陈年往事。

如梦江南,永远像梦境一般牵动着北方游子的心,那临水而筑的黛瓦白墙,杨柳依依的长堤,端庄古朴的石桥,永远和北方广阔无垠的平原争宠。高低起伏的丘陵,险峻陡峭的高山,恰如其分地中和了江南烟雨的温婉。江南,永远是那样的沉寂与安然。

终于,我不用在诗句中欣赏江南美景,亦不用在梦中与之相约。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在这样绝美的画境中徜徉,仿佛连惆怅都是充满诗意的。一个人踱步于轻烟长巷,和一草一木,一瓦一檐,诉说着衷肠。或约两三好友,忘却一切烦恼,在幽深山林中读书品茗,高谈阔论。我觉得,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匆匆过客,尝尽人生百味,不如诗酒趁年华。

再次回到北方的故乡,看到一览无余的平原,徐徐炊烟的村庄,整齐挺拔的白杨,亦是那样的亲切。我向往江南的旖旎,也从不讨厌北方的豪放。红尘陌上,我们都无从选择自己的故乡,是出生在婀娜秀丽的江南,还是出生在草木荒凉的塞北,命运早已决定。纵然那个被称作故乡的地方不曾有他处风景,但依然是心中所爱。江南有江南特有的诗意,北方亦有北方独有的人间烟火。不管是在烟雨蒙蒙的江南品酒,还是在大雪纷飞的北国白头,都是人间不可或缺的景色。

梦回江南,是为了满足一直以来的遐想。心系故乡,是为了不忘来时的路。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