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其实过去的一年微信团队花了很多的时间跟精力在打造小程序,我有几个问题:
问题一,能否介绍一下现在小程序在你看来处于怎么样的一个发展状态?接下来会重点解决哪些问题?
问题二,其实腾讯投资了很多这种创新的公司,很多我们接触到的一些创业者都表示非常认同腾讯跟大家这种相处的方式,您能否大概再介绍一下腾讯投资布局的一些重点逻辑?
马化腾:这个问题比较大,在我们前不久的微信公开课上也有详细介绍小程序,张小龙也讲了很长时间,大家可以回去参考一下。
腾讯内部也非常重视小程序这个应用平台。曾经我们内部大会也说,你去外面书店、比如在京东搜小程序可以搜出一堆开发指南,在我们过去做编程软件,我们全部用国外的微软或者其他公司的开发,基本都是美国公司的开发环境。现在唯一看到的就是来自中国的开发环境小程序,已经有很多书了。
很多人开始学编程了,就学小程序编程,我觉得这是非常可喜的,而且是突破性的。可能外界从来没有人这个角度看,但我从编程者、程序员的角度来说特别高兴看到这一点,我觉得这是意义重大的,这个撬动是整个开发者生态,更多人懂这样编程的方式才能在线上线下整合方面开发出非常深入的应用,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这块还有很多优化的余地,比如有人说我常用的小程序能不能锁定、排序等等。但是,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平台级的,而且含金量比较高的平台产品。
第二个问题投资理念我简单讲几句,大家看到我们投资很多家公司,总的来说:
第一,投内容产业,因为我们做文化产业、内容产业的头部,好的IP我们非常愿意投资。
第二,投符合我们战略方向的,很多东西我们不会自己做,而是支持我们的合作伙伴去做。所以,我们投资也不是控股的形式,甚至大股东都不是,就是用小股我们表达支持,然后战略支持他们,我觉得是这样一种方向。
所以,看到我们除了做通信社交和内容,其他的东西,我讲“半条命”都是+别人,让别人+我们,其他的都是让给外面合作方来做。我们的投资理念大概是这样。
记者:我想问一个问题,现在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备的重要元素,我们在享受网络便利的时候,也感觉到了有很多困惑的地方。比如说我想讲的是网络谣言。现在网络的谣言可以说每年层出不穷,咱们国家也立法关于制止网络谣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腾讯是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你们技术又非常的先进,我想问一下作为腾讯的形象来讲,有人说网络谣言像网络肿瘤一样,您形象的来讲,可以是腾讯的首席医师,您下一步将怎么样针对网络谣言,用"手术刀"去把它更大的消除掉?
马化腾:过去两三年,我们在网络谣言的打击、斗争方面做了很多事情,因为我们作为平台,你不知道他讲的东西是真的、假的,你没有办法判别,甚至有一些商业之间的,比如说两家公司互相说,或者两个人说,你说我是错的,我说你是错的,我们也没有办法鉴别是有问题的。
比如说像公众号的很多文章,你说要处理的话,你就必须要举证,证明他有哪句话是假的,你这篇文章才可以处置,否则的话,我们也无权处理这个事情,否则另外一方说,你为什么把我的内容删掉了,我要告你。我们作为平台仲裁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方面我们有一个很严密的申诉的流程,然后来举证。
我觉得这是我们作为平台处理上非常复杂的一个难题,当然有一些很明显的谣言,对我们来说,就是要发现,而且要快速处置。
这里面就要有一个,如何在清除谣言的同时,又要保证用户隐私的安全,所以这是我们很大的挑战,所以我们是特别重视用户的隐私。对于一些公众的、外界链接的谣言信息,或者是文本信息也好、图片信息也好,这些不是原创的,不涉及你个人隐私的,这些就应当可公开地去处置,判断它是不是有害,是不是完全造假等等。
这里面的难度很大,我相信我们在全球处理这方面的事情,技术上来说,我们是很先进的了,这也是给逼出来的,否则的话,你整个生态环境恶化,对我们来说也是没有好处的,用户也是会抱怨的。从平台的角度来讲,这方面非常关键。但是,我觉得AI技术在里面大有可为,希望以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加强谣言的识别。
记者:在我们关注来看,2017年其实是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一年,我们也关注到腾讯在去年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有了诸多的动作。比如说,我们在图像和语音识别方面有了优图实验室,我们在医疗领域有您刚才提到的腾讯觅影。我想问一下,在您看来,腾讯在AI领域的布局是怎样的一个结构,在今后腾讯在AI领域还将会有怎样的动作呢?
马化腾:自从AI、尤其是AlphaGo起来以后,大家才意识到深度学习威力如此厉害。的确,深度学习现在在很多的场合是完全可以落地的。
我们后台很多技术,比如说广告的精准匹配、个性化内容推荐,都采用了AI技术,可能大家感知还不太清楚。在未来的生产制造过程当中,在某些特定场景,就可以用AI技术,以低成本的方式来模拟一个大脑在后面进行管理,从海量的大数据里找出它的规律。通过AI技术,就像一直有一个永远不累的大脑思考、处置一些信息,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方向。
当然,这个路还很远,现在AI都应用于一些专用的场景,而且要把这个场景划的足够窄、足够清晰,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把它的特征、数据了解之后,开发成算法。我觉得先从垂直领域入手,AI的通用或许还远,垂直方面我觉得已经有很多机会可以做了。
新安晚报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特派记者 项磊 刘旸 叶晓 钟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