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我想问的是关于数字经济的问题,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目前我们中国数字经济的体量已经占GDP的占比超过了三成,居世界第二。在各种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以及很多想象变成了现实,我们手机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我想几个问题:
问题一,能不能给我们畅想一下,数字经济未来会创造怎样的生活,最好能够描绘一下图景。
问题二,据称腾讯和三大运营商合资在去年成立了数字广东公司,共同提升信息化,促进数字经济的网络能力。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是广东,数字广东的项目进展如何,有没有经验可以分享。
您去年提到,今年也提到了大湾区,是不是我们也在朝着数字大湾区的方向做一个建设,主要是这两部分。
马化腾:为什么数字经济方面中国能够领先,其实跟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全球的互联网中已经走出了一个新的路子,也就是说:
第一,人口多。
第二,移动互联网方面,基础设施(运营商宽带)条件好,终端也多,基本上手机都在中国生产。
第三,智能设备增长非常快。
所以这几个大条件下,让中国在全球最早普及移动互联网,而且诞生出很多服务和应用,为什么有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除了高铁以外,剩下的就是网购、移动支付,第四个是共享单车。
其实没有移动支付就不存在共享单车,为什么国外没有共享单车,一个车上面有一个二维码,扫码支付解锁,没有移动支付怎么可能有共享单车呢,这个恰恰只有在中国才能诞生,这个是息息相关的。
你会看到为什么有很多变化,包括现在很多共享充电宝等等各种共享,都跟移动支付有关系的,未来再加上支付以外的,用手机端,包括我们讲的小程序、公众号,连接生活、线下,为什么我们现在强调线下,不管是医院,包括现在的零售,刚才讲的智慧零售等等,我刚刚提到了工业里面,其实都有大量的空间可以挖掘,甚至包括农业都可以做的。
你没有这些前提基础,这个高普及量的移动支付和连接器、连接能力,你是想象不出来的。这时候我们有很多的创新了,比如,身份证“网证”是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在国家重大项目支撑下推出的身份证网上应用凭证。目前这个产品还在试点阶段,公安机关运用微信做了创新的尝试,等合适的时机我们会有更多的信息告知大家。但需要提醒,身份证“网证”并不代表可以取代原有的身份证,我们会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这一能力继续进行优化。包括我们提"互联网+"之后,跟国税总局沟通,能不能做电子发票,以后大家住酒店就不用开抬头、搞发票,那么麻烦,一扫就出来,一点单位报销,全部自动,大家不用忙着贴发票,都可以完全用数字化的方式解决这些痛点。
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问题,从我们搞技术的角度来说都是可行的,可以大量的节省大家的时间,而且很智能、很快速,在以后医疗、教育、养老方面,都是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
提到数字广东,这是我们全国第一个案例,在全省级别的政府信息化大的动作,基本上把省信息中心的职能,过去全部是自己开发,现在给社会用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方式,能够让社会企业,包括运营商、国企跟我们合资,还是国企控股的这样一个合资公司,来帮政府做全省的数字政府的建设,目前应该开展还是比较顺利。
我压力很大,马省长今天跟我说,这两天约我谈谈,希望能够确保这个项目一定落地,这个也是广东省的头号工程,一定要成功,不能失败,所以对我们来说压力也是很大,但是我觉得也是一个动力。我们也希望借助这个案例,能够把数字政府整个一套方案全部打造出来,而且还连接很多跟民生,不管是医疗、教育,已经具备这个被连接的点,再跟数字政府对接起来,我觉得这个效果非常好。
这个摆脱了过去,好像过去建设智慧城市,搞IT化都是投标、招标,是很传统的,好像谁做都可以,我觉得未来这个思路是要改变的,因为是要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包括连接的社会企业的,包括移动支付的这些能力,都应该去能够把他们连接起来。
当时我跟省里面的领导说,智慧城市最关键的检验标准不是领导看这个展示,你可以看到最近的变化有多好,而真正的检验标准是老百姓,老百姓觉得你投资了多少钱,做出来成果,我觉得便利了,我觉得方便了,那才叫成功,否则你自己觉得很好,老百姓一点感受不到,那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