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现在移动支付(微信支付)非常方便,大大便捷了我们的生活,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前段时间有一个视频在网上特别火,有一个法国小哥在跟您喊话,向您吐槽回到法国之后,觉得每次出门要带着现金和卡,觉得特别不方便,让他觉得很不习惯,我们也想了解一下,微信支付现在在海外的发展怎么样,又怎样的布局和规划?
马化腾:这个视频有几百个人转发给我。我最大的抱怨是,我看他年纪也不小,为什么叫我叔叔呢。但我也很高兴,因为这是一个关于移动支付的正面探讨。
在海外,微信支付的发展还是比较广的,让很多国人在出境游的时候能比较方便地消费。但其实能拓展这么多的消费场景、实现这些便捷的支付体验也不容易,我们通过和世界各地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合作、业务整合,共同来拓展各地的市场。
微信支付最近也在加大海外拓展的力度。法国巴黎几个大的商场都已经可以支持了,包括春节的时候,如果有朋友去日本北海道,可以看到那个机场全部是绿色的,都覆盖微信支付了。
在中国人出境消费越来越方便的同时,海外也看中了中国人越来越强劲的旅游和消费需求。真正要做跨境支付的企业,包括在当地要申请类似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话,其实进度还很慢,难度也比较高。我们出去探索了一轮才知道,原来中国的第三方支付这么先进,境外是没有这样的优势的。
比如在中国香港地区,他们有一个新的金融支付系统在开发,今年落地后才能实现快速的在各银行之间转帐,而且可以实现比眼下更低的的转账成本。我们正在等待这些系统开发完毕后,加快在当地的支付布局。
比如在境外市场,我们在马来西亚申请了第三方的支付牌照,这其实是很难申请的。但拿到牌照之后,我们也发现当地很多基础设施还有待建设,有些银行无法提供接口。如果实现不了互联互通的话,很多进展无法进一步推动。我们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也在推动各个银行间的技术改造。这个工作并不那么容易,但已经越来越快了。
记者:今年春节收发红包的总人数达到7.68亿,发红包成为一种新的民俗,我想问一下你怎么看这一现象?
马化腾:其实,我们做支付很早了,但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电商没有做起来,所以缺乏一个场景能够驱动支付的普及。
所以,在2014年的时候,应该说很幸运吧,得益于我们在广东有这个习俗,我们多年来每年坚持大年初八发红包给同事。正是因为这个习俗的支持吧,我们同事就想了能不能电子化,其中一个故事就是,我们一个联合创始人张志东,他觉得每年那样发太没意思了,他就自己设计了给同事的红包是有的多有的少,10元、20元、50元不等(可能50元的少一点,笑),就放在箱子来,说来,你们自己拿,自己抽。
所以,他当时给的建议是你们能不能把这个做出来。我们本来是内网测试的,没想到,同事做出来之后发现,一扔出去,服务器立刻压力很大,非常受欢迎。我们赶紧加服务器,加班加点才把它做起来。
这个创意也是一个很偶然的巧合才想到的,之后每年就高速增长,发现特别受中国人的喜欢。上次在财富论坛,我也讲说很多老外不一定明白这个,我们在国外跟他解释之后,他也不明白你们这个抢一个随机的钱有什么意思,好像拿人家的钱也不太好意思,他们不太明白这个。
我们觉得这个红包不是讲钱,而是载着感情,它其实是一个"带着钱的表情包",是一个祝福,是一种文化的沟通,是这样而已。所以,不能单纯从钱的角度考虑。但它无意中形成的就是,它让大家熟悉绑卡、钱、转账等等操作。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这样的话对于腾讯来说,有一个大量活跃的用户。红包现在每月的活跃用户,都超过8个亿,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在这个基础上,再拓展到其他线下O2O的生活,甚至包括刚才讲的共享单车、外卖、零售等等,这些都会是非常便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