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徽新闻 »

新安晚报创刊25周年:创新不止 一路领先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可能是生在合肥这座城市的缘故,这里的一切都自带创新的属性。1993年新年伊始,当《新安晚报》这个名字出现在合肥街头,本身就是安徽新闻界的一次突破。风雨兼程二十五载,新安晚报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引领潮头,一往无前。

2011年11月27日,新安晚报第二届巢湖市读者日活动现场。

2011年11月27日,新安晚报第二届巢湖市读者日活动现场。

用心办报

内容不断推陈出新

1993年元旦,《新安晚报》呱呱坠地,改写了安徽没有综合性都市报的历史。这份新生的报纸一经面世,便引起广泛关注。

对于初生的新安晚报来说,每一步都是全新的。创刊两个月前,新安晚报在合肥公开招聘编辑、记者。这是本报在全省新闻界首次实行公开招聘和双向选择制度。从未有过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办报理念、办报机制……一整套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创了安徽新闻界的先河,奠定了新安晚报超常发展的基础。

彼时的新安晚报犹如一张白纸,每一个人都在奋力描绘五彩斑斓的画卷,给读者奉上丰富多彩的内容。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合办的《检察之光》、《安徽警方》,在全省独家推出面向高端读者的全新周刊《新安杂志》,传递健康资讯、搭建互动平台的《生命周刊》,安徽平面媒体中最专业、针对性最强的教育类周刊《教育周刊》,推出第一个地方新闻专版《江城新闻》,直到现在每周日陪伴您的《家周刊》……新安晚报羽翼渐丰,也在向权威性、贴近性、时效性、可读性、服务性方面靠近。

2005年3月1日,新安晚报顺利实现“晚报早出”,出版时间由原来的每天下午提前到当天凌晨。这意味着,每天早晨,读者便能读上油墨飘香的报纸,开启一天的工作。当年10月12日,新安晚报推出“神六飞天”号外,数万份号外面世半小时就被抢购一空。

创新的脚步一直未停。2009年9月14日,新安晚报正式启动版面创新工作,全面引进全国一流的平面视觉系统,形成个性鲜明的版式语言。

拓展发行

让读者第一时间读上报

从最初的周三刊到周六刊,再到天天出报,新安晚报每天都会陪您度过,发行量也节节攀升,始终稳居安徽都市报的首位。这离不开报纸发行工作的开展和创新。

1994年,新安晚报就陆续在全省各地市县设立64个新安晚报工作站,代理报纸在当地的发行和广告。1997年末,新安晚报向社会郑重承诺:送报到户,合肥市区全年订户赠一只报箱。一时间,红色的报箱挂满省城大街小巷。

次年9月1日,合肥发行站建立,新安晚报开始探索自办发行之路。随后,本报在全省设立了多个发行站,大大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时效。本报又在全省报业中率先公开承诺“只需一个电话,新安晚报送到家”,让读者订报更方便。

我省南北城市跨度大,为了让全省读者都能第一时间读上报,2000年,新安晚报在黄山、蚌埠、宿州设立分印点。这是本报第一批异地分印点,标志着发行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里程。目前,报社已在全省多个城市建立了分印点,实行异地传版,同时印刷。

服务读者

搭建平台传递心声

从办报伊始,新安晚报就提出了“为老百姓办,给老百姓看”这一办报宗旨。多年来,服务读者的信念一直牢记心间。

1993年8月8日,新安晚报首次举办“读者服务日”活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与编辑部直接交流的机会,当时的主题是“听取大家意见,鼓励大家参与”。 1998年11月8日,本报在合肥杏花公园举办首届大型读者日活动,共有7万余人参加,开创了安徽新闻界读者日活动的先河。此后若干年,读者日活动每年都会与大家见面,成了长久以来的一大传统。

在新闻报道上,本报也通过开设栏目、推出策划,服务百姓所需,传递百姓心声。1995年,本报推出策划“百姓点将台”,通过“点将”的方式,在政府官员和百姓中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群众办实事,解决问题。1996年7月,本报与省高招办举办省内首次高招咨询活动,高招咨询会一直持续至今。2001年3月,本报首次推出“市民问政”专栏,搭建市民与政府沟通的桥梁,此栏目已成为本报品牌栏目。

此外,新闻热线的开通也联系起了读者与本报的情感。早在1994年,新安晚报便开办新闻传呼“蓝天台”征集线索。1998年7月1日,新安晚报的新闻热线开始全天候为读者服务,实行24小时值班,并不定期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听热线。2009年12月8日,本报成立呼叫中心,新安热线962000正式开通,服务读者的渠道更加通畅。

媒体融合

融媒体“矩阵”逐渐壮大

信息化时代,新安晚报早已不是一张简单的报纸。它从油墨铅字变成跳动的字节,最早是从2002年的“新安手机报”开始,这也是全省第一家推出手机短信业务的媒体。

跨出真正意义上媒体融合的第一步,则是八年前。2010年,新安晚报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全媒体战略,建立多媒体采集发布平台,这在全国都市报中都是“敢为人先”之举。随即,“安徽网”的出现让最新发生的新闻有了即时传播渠道,“这一刻,看安徽”的口号逐渐被叫响。自此新安晚报采集的也不再仅仅是文字,而是集文字、图片、音视频于一体的全媒体资讯。

2016年国庆长假,新安晚报更是一改纸质报纸休刊的传统,首创推出“新安e报”,继续为读者奉献精彩新闻。点击“e报”的版面,就可以浏览文字、图片,甚至视频新闻了。

2017年6月9日,新安晚报的移动传播矩阵再添新军——大皖新闻客户端成功升级上线。上线10天的日浏览量就达到20万人次,“徽派”等一批栏目不仅颇受读者欢迎,更成为了安徽现象级的文化产品。至此,新安晚报基本构建出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主干的移动传播矩阵,以及户外大屏等数字化平台。

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的不断融合,让新安晚报的影响力稳步攀升。新安晚报先后进入移动传播“全国报纸50强”“全国晚报官方微博十强”等行列。2015年成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实现华丽转身。

转型发展

不断尝试更多可能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转型,决定其未来发展方向。除了搭建全媒体平台,新安晚报也在不断探索和尝试。

2016年9月,新安晚报成立了“安徽政务微博微信服务中心”。这是安徽媒体首家专业团队,可为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提供一站式周到服务。当年 11月15日,新安晚报“安徽政务微博微信服务中心”正式揭牌。

当年,我省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全省各级政府部门都要开通微博微信。实际上,从2014 年开始,新安晚报承接政务“双微”外包服务,先后成功运营省食药监局、省交通厅、省公路局、合肥市经开区、长丰县和包河区妇联的政务微博、微信。专业的采编团队,丰富的媒体运营经验,使微博微信运营服务更加安全、可靠,也获得了高度认可。这标志着新安晚报在转型之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不仅如此,新安晚报还发挥资源优势,成立了“新安影视制作中心”,致力打造“一站式”高品质影像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视觉体验以及宣传推广。图片、视频是专家,航拍、VR等专业影像拍摄更是不在话下。这也为新安晚报全媒体团队增添一把利器。

无论是在报纸的黄金时代,还是如今传统媒体的转型期,新安晚报服务百姓的初心一直未变,创新的脚步始终未停。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吴碧琦

责任编辑:陶娜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