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78年,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弹指一挥四十年,往事并不如烟。40年来,中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建立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全面小康”,改革开放40年来,安徽人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安晚报今天特别推出了“徽煌之路——改革开放40周年安徽经济发展巡礼”特刊。
【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信息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改革开放40年,我省正迈进智慧教育2.0时代,教育信息化“隔空发力”,成了实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得力手段。[详细]
【改革开放40周年】从“衣穿一冬”到“日有华服”
服装历来是潮流的眼珠,时尚的风向标。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着装风格,反映了不同的审美习惯。俗话说“盛世有华服”,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成就,在老百姓的着装习惯和潮流更替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详细]
【改革开放40周年】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道出了吃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四十年,老百姓的餐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句话,过去是吃饱就行,现在是要吃得好,而且要吃得养生、吃得科学,主张八分饱,营养搭配均衡。[详细]
【改革开放40周年】从“颠簸难行”到“贴地飞行”
高铁四通八达,高速公路畅通无阻,共享单车缓解了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安徽交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越来越通畅的交通系统,让老百姓的出行更加顺利快捷。[详细]
【改革开放40周年】变大的合肥步入“全新时代”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合肥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赋予城市建设管理者们新的使命和责任。正如合肥市城乡建委副主任张超所说,“合肥城市大建设,不仅是建设内容发生变化,更是建设理念的更迭...[详细]
【改革开放40周年】合肥:出城的路让家越来越“近”
自2006年合肥大建设以来,合肥的城市面貌更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006年,合肥规划建成区面积为224.6平方公里。去年底,这一数据已经扩展到461平方公里。十几年间,合肥从曾经的江淮小邑蝶变为大湖名城...[详细]
【改革开放40周年】 创新助力发展,科技改变生活
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人造小太阳……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科技创新取得辉煌成就。一批批科技精英前赴后继,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助力合肥创新发展,也让省城科技实力不断增强。而很多科技创新的成果,也将改...[详细]
【改革开放40周年】蜀山区城投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春雨”
作为区级投融资平台,蜀山区城投公司始终以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和典当服务优势,打好金融协同增效组合拳,全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动力”...[详细]
【改革开放40周年】合肥交通见证变迁(组图)
从合肥第一路长江路,到合肥第一条高架金寨路高架,到合肥轨道交通第一条地铁线路……几十年来,合肥的城市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行方式多样化,使得城市居民的出行更加方便。[详细]
【改革开放40周年】城市越来越好 住房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40年,合肥城乡面貌发生巨变,合肥住房条件也不断改善。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82年的3.7平方米提高到2017年的35.9平方米;住房形态也从“筒子楼”到“单元楼”再到“商品房”不断升...[详细]
【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改变生活(组图)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高科技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移动支付、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医疗、无人驾驶、语音助手、人脸识别、虚拟聊天机器人……科技改变生活,科学改变未来,人工智能...[详细]
【改革开放40周年】合肥天鹅湖变迁(组图)
从刚开始修建时的一片烂泥地,到如今高楼林立的城市新标杆,合肥市政务区天鹅湖板块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这也是合肥这座“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发展的缩影。[详细]
【改革开放40周年】新理念新发展,美好霍邱展画卷
霍邱县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脱贫攻坚为统揽,贯彻落实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县域发展稳中向好,一幅幸福美好霍邱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详细]